春朱自清写作特点

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

2、浓郁的抒情色彩。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应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文章之美”是与他的抒情艺术分不开的。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3、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朱自清的文章语言精炼,读起来清新脱俗。凝聚着他为文为人的物质,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真与诚。

时间: 2024-08-07 03:01:30

春朱自清写作特点的相关文章

春朱自清欣欣然的意思

春朱自清欣欣然的意思是看起来高兴的样子,形容心情好.出自朱自清写的<春>一文.<春>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在表达这种喜悦的时候,用上了"欣欣然"这类的词语.<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该篇"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春是什么体裁

朱自清的<春>是散文体裁,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以及对人生和人格的追求.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春》从哪几个方面写春风

朱自清<春>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方面写春风,是春风还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从多方位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触觉,写出了其柔和的特点.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是嗅觉,写出了其清新的特点. "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是听觉,写出了它动听的特点.

朱自清的春出自小学语文书第几册

朱自清的<春>曾多次选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不同版本情况不同,如下所示: 上海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一课: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第11课:苏教版初一语文2010版第四单元第14课课本.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之一.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作者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通过有层次的.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创造力,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蕴涵的蓬勃向上,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朱自清的春句子赏析

"盼望着,盼望着",动词的叠用,显得突兀.有力.急切,隐含了他在煎熬中对未来的苦苦求索."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是初春的朦胧景象,也是他此时此刻的内心体验.他想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打滚.踢球.赛跑.游戏,尽情地体验生命的活泼与自由.他全身心地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抚爱.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展现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怀和天真无邪的个性. 在<春>的后半部分,出现了绵绵的春雨.朦胧的

朱自清的春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1.朱自清的<春>,意像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 2.作者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通过描绘花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赞美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奋然向前.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朱自清的春中的酝酿有什么含义

1.朱自清的<春>中的酝酿含义:指的是空气中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感觉就像酿酒的时候将多种材料混合一起来发酵酝酿,生动地比喻了春天空气的清新: 2.<春>简介: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作者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通过有层次的.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创造力,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蕴涵的蓬勃向上,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春是作者朱自清在哪一年创作的

<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美满夫妻,并于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3年4月,又喜得贵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顺境与幸事,不能不对<春>的抒情格调产生影响.作者乐观感情的倾注,使得作品情景交融.诗情与画意结合.

朱自清的春写的是初春吗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即是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