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有哪些文言文

初三上学期文言文有:

第五单元

17课《智取生辰纲》;

18课《杨修之死》;

19课《范进中举》;

20课《香菱学诗 》。

第六单元

21课《陈涉世家》;

22课《唐雎不辱使命》;

23课《隆中对》;

24课《出师表》;

25课《词五首》。

时间: 2024-08-04 12:08:11

初三上有哪些文言文的相关文章

求初三上学期英语第四单元语法

人教版的初三上学期英语第四单元语法有: if 引导的非真实性条件状语从句.即: 虚拟语气, 通过动词形式的变化来表示说话人对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所持的度或看法的动词形式称为语气,虚拟语气表示说话人所说的话不是事实,而是一种祝愿,建议或是与事实相反的假设等. 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分为真实和非真实条件句,非真实条件句应用虚拟语气.如果要表示与现在或将来事实相反时,其虚拟语气结构为: 谓语动词形式:动词过去式(be动词一律用were),would+动词原形 即:(从句)if +主语+动词过去式

初三上学期期中语文答题技巧

初三上学期期中语文答题技巧如下: 熟读文章,将文章的意思理解透彻,至少知道中心思想,掌握解题主干:将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用词造句要连贯,让阅卷老师朗朗上口:阅读理解要巧妙借助"原话",尽可能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字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工整.

请问佛经上都是文言文吗

因为佛教传入中国比较早,所以佛经都是文言文. 广义的佛经总称"三藏",佛教的圣典是"经"."律"."论"三大典藏. "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 "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

初三上学期期中考如何复习.

1.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 基本要点: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它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2.课前自学,取得高效率的学习基础: 基本要点: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确定课前自学的内容和时间,课前自学不要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 3.专心上课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要点: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与词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认真观察,积极思维

小学课本上有哪些文言文

<杨氏之子>,作者:刘义庆. <伯牙绝弦>,作者:佚名. <伤仲永>,作者:王安石. <两小儿辩日>,作者:列御寇. <童趣>,作者:沈复. <塞翁失马>,作者:刘安. <木兰诗>,作者:佚名. <陈太丘与友期>,作者:刘义庆. <智子疑邻>,作者:韩非. <口技>,作者:林嗣环.

初三一模考试重要吗

1.初三一模考试重要. 2.很多重点中学的预录取很大比重是参考一模成绩来的,只要你一模成绩考的够好,你完全可以争取到多个名校高中的自招考试邀请!但是一旦一模考试掉链子,二模无论你考的再怎么好,这时候各大名校自招已经基本结束,补招名额少之又少!所以才有"一模是金,二模是银"之说,但实际上说二模是一块锈铜也不为过! 3.很多家长和学生面对第一次实战练兵的一模,大都表现得很迷茫,面对浩如烟海的复习题.模拟题.真题,不知该怎样练习.或不知以什么样的强度来进行练习.其实,根据历年考试经验,一模考

初三上课犯困怎么提神

初三上课时犯困有效提神的方法如下: 1.鼓起勇气向老师提出申请,站到教室后面去听课. 2.把矿泉水倒湿巾上敷脸,敷脸完后水不要擦太干,然后喝杯凉开水,吹一段时间风扇. 3.用风油精涂抹在太阳穴上或者是刺激鼻子. 4.晚上要按时就寝,保持充足的睡眠状况,日常加强体育锻炼,平时不要吃太饱和吃太油腻的食物.

中考一诊二诊是什么

中考一诊二诊其实就是"模拟考试"一模.二模的另一种说法. 中考一诊二诊除了对直接升学很有用外,考试的情况对于孩子的备考自信以及主观能动性很有影响.例如: 1.检验孩子学习成果,让孩子和家长了解孩子的成绩情况,为中考择校做准备.一诊.二诊各区会统一划线.统一排名,有助孩子和家长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升学实力! 2.指标到校生的选拨是依靠成绩排名来选拨的,参考成绩正是一诊.二诊成绩,少数学校还会参考初三上期中成绩. 3.对于有直升机会的初中学校学生来说,一诊.二诊成绩也是重要参考成绩. 4.

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为: 1.正月初一新年 2.正月十五元宵节 3.三月初三上巳节 4.4月5日前后清明节 5.五月初五端午节 6.七月初七七夕节 7.七月十五中元节 8.八月十五中秋节 9.九月初九重阳节 10.十月初一寒衣节 11.十月十五下元节 12.腊月初八腊八节 13.12月22日前后冬至节 14.腊月廿三或廿四祭灶节 15.腊月廿九或三十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