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祭祀风俗有哪些

1、祭祖先:一般设龛或香炉于厅堂,岁时节日(辞年八节)延续不断奉祀之。近祖忌日多另加“拜忌”,远祖久了、多了,便省了“拜忌”和拜节,改为年间“春分”“秋分”祭祀,俗称“春秋二祭”。

2、祭天地父母:设香炉于大门顶,每年时节、每年正月初九、每月初一、十五祭祀。

3、祭佛祖:又称北极玄天真武上帝。民俗多以其“香火”及插其令旗于大门顶,同“天地父母”炉一起,每年时节、每月初一、十五祭祀之。

4、祭太阳公:民间有“三月十九太阳公生”之谓,是日中午,妇女们把祭品摆在天井或门外日头下,焚香拜日头。

5、祭土地公:土地公又称伯爷、伯爷公,民间有“三月廿九伯爷生”之谓。旧俗多设炉于门后墙脚跟,每年三月廿九及每月初二、十六,定期奉拜,祭物不拘,饭菜牲品果饼等均可。

6、祭五谷母:民间有“六月十五、十月十五五谷母生”之谓,旧俗多在饭桌墙上挂五谷母像(神农像),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十月十五及喜庆时祭拜之。

7、祭招财爷,又称财神爷。民间商家商户,不论生意大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及每月初一、十五有奉拜招财爷(财神爷)之俗。

8、祭灶神:灶神,俗称“镬灶老爷”,又称为“顺民公”(九天司命公或司命帝君)。民间有“十二月二十四顺民公生”之谓,旧俗多在每年农历这一天及岁时节日祭拜之,其神位多设于灶台墙壁上或烟囱旁。

时间: 2024-10-12 11:40:46

过年祭祀风俗有哪些的相关文章

中国汉族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中国汉族过年的风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全鱼.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祭灶仪式.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发红包.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 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

少数民族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少数民族过年的风俗有:蒙古族的辞岁酒.藏族的跳神节.回族的开斋节.壮族的压年饭和打鼓榔.苗族的斗牛和打年鼓.彝族的摔跤和赛马等等.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一年中最热烈.最隆重的节日,很多少数民族都保持着独特的庆祝方式. 蒙古族的辞岁酒:过年是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辞岁酒",围坐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还要听艺人说书,通宵不

老北京过年的风俗有什么

老北京过年的风俗有:祭灶.扫房.做豆腐.去割肉等.其中扫房在农历正月新年前,扫去家中的一切尘土,意味着去除旧一年的陈旧东西,把不好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 过年,是指过"年节",即现在所称的"春节".新春贺岁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按照旧习俗,从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扫尘日)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

四川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四川过年的风俗有看川剧.吃团圆饭.放鞭炮.杀年猪.走亲戚等. 1.看川剧.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虽然古老的戏剧形式早已呈现出式微的态势,但仍拥有不断创新的文化土壤,拥有作为一种小众艺术所独具的风格魅力. 2.吃团圆饭.吃团圆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3.放鞭炮.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在四川也很不例外,放鞭炮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

南方和北方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南方和北方过年的风俗有买年货.拜访亲戚.看春晚.放烟花.包红包.贴对联等等,在南方有大年夜有围炉的风俗,在北方全家人也要围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包饺子. 北方讲究初一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而南方则多数做年糕和汤圆,年糕谐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汤圆也叫"团子"."圆子",取"全家团圆"之意.

北方过年的风俗有哪些吃什么

北方过年的风俗有吃饺子.吃汤圆.吃鱼.吃猪前蹄.吃柿饼.贴春联.贴年画.扫旧.守岁等. 1.吃饺子.北方人春节第一餐吃饺子,饺子颇似元宝,寓有进宝之意. 2.吃汤圆.用自制的汤圆粉或市场上出售的干汤圆粉制成各种馅心的汤圆,润甜可口. 3.吃鱼.意为"年年有余". 4.啃猪前蹄.北方过年,啃猪蹄儿是要给来年有个挠头(挠是指往回赚钱的意思). 5.吃柿饼.即象征事事如意. 6.贴春联.过年当天男人贴春联,女人在家准备各种美食. 7.贴年画.北方人喜欢在春节时张贴年画,给春节增添许多喜庆氛围

彝族过年的风俗是什么

彝族过年的风俗是火炬节,"火炬节"通常在农历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举行,这是彝族的盛大节日.那时,要杀牛,杀羊,牺牲祖先,还有一些地方也要牺牲地主,互相盛宴,吃肉,并希望收获粮食.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中山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中山过年的风俗有:腊八.祭灶.蒸花馍.写春联.扫尘.贴春联等.春节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温州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温州过年的风俗有"冬节"吃汤圆:晒酱油肉和鳗鲞:捣年糕:祭灶:掸新等等. 1."冬节"吃汤圆 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吃麻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 2.晒酱油肉和鳗鲞 温州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用生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用,别有风味. 3.捣年糕 也叫"捣糖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