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与国情相适应的方针和政策,确保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我国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克服了资本主义的诸多弊端之后的崭新制度,具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这一优越性不是天生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更加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难以体现出来。正如邓小平所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改革就是要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改变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我国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从人口大国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基本国情出发,制定改革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制度因改革而被赋予了生机和活力,党因领导和推动改革而具有凝聚力,国家因改革而增强了综合实力,老百姓因改革而得到实惠,并进一步拥护改革。

2、始终围绕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主线。虽然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回顾一下改革的历程,不难发现,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做出了要把全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一次提出了要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其根本意义在于允许市场存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则进一步提出了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时提出要缩小国家统一定价范围,适当扩大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范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得以明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就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所有制问题上,打破了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让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迸发活力。各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实质上都是围绕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主线展开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始终坚持改革与开放互动,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带动改革。党的十二大报告确立了“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首先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允许并鼓励外资到我国投资,吸引国外资金、技术、人才以弥补国内不足,同时,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条件的成熟,开始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新格局。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我国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阶段,进一步带动国内各项改革。可以说,没有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形成全面的对外开放,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保守封闭的经济。同样,没有开放,中国就不可能搞市场经济,改革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在当代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存在。

4、始终坚持渐进式改革,先试点,总结经验,再推广。即使在1978年我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当时中国人口已经达到9.6亿。要在一个超级人口大国搞改革,前人没有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经验,别国没有给我们提供可以照搬的模式,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唯一的办法就是先选择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进行试点,不断地总结经验,然后推广到全国。正如邓小平所言,“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始终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等各项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30多年来,不仅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样,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等各项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一方面,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其他改革,它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没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其他各项改革就没有物质基础;同样,没有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深入下去;没有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自然要大打折扣。当然,每一项改革都不可能平行推进,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认识深入及客观要求,有先有后,循序推进。

时间: 2024-08-10 13:31:4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的相关文章

简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1.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3.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 4.社会全面进步为我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应对当前挑战和完善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

如何理解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全名为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改革,指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内容如下: 1.推进转变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2.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 3.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廉政建设. 4.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我国经济上的伟大成就有什么

我国经济上的伟大成就有: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运用财税.货币.土地等手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遏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及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进一步增加农业.能源.交通.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投入,促进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保障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对部分粮食主产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

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50年代照搬苏联经验的结果, 当时这种经济体制,对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初步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曾经起了一定的作用, 2.经济体制主要是指某种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或经济管理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家具有对经济管理的特殊职能,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同时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领导和管理的具体制度和方法.: 3.它的出现,一方面是我国本

优化营商环境对我国经济的意义

优化营商环境对我国经济的意义针对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发展瓶颈精准发力.总理在报告中提及"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和营商环境欠优.放管服改革滞后有千丝万缕联系. 其次,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是一个地方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政府要严守承诺,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企业不公平对待或搞地方保护":"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坚决

我国经济制度包括哪三种

我国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和平赎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通过对个

我国经济特别行政区哪几个

我国经济特别行政区有五个,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1.深圳: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深圳市域边界设有中国最多的出入境口岸: 2.珠海: 珠海于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3.汕头: 汕头是全国主要港口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 4.厦门: 厦门别称鹭岛, 简称鹭, 是福建省省辖市,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5.海南:

红旗河对我国经济有影响吗

"红旗河"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红旗河"作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带动一系列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稳定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红旗河",一条现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西部调水线路,红旗河能够串联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长江.黄河五大水系,将计量的淡水引入新疆和中国北方的话,对我国经济方面的帮助,是一条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进入新疆的调水环线,将一举改变中国的生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