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是什么意思

成败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是对韩信的高度概括。

成败一知己指的是与韩信并称汉初三杰的萧何。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忌惮韩信的才能和军权,于是将他贬为淮阴侯。韩信为了自保,只能装病。还是不满意,于是韩信就有了反叛的心思。只不过后来还没有实现,就被萧何设计捉拿,最后在长乐宫被杀。

存亡两妇人,说的是韩信的生死与两位妇人相关。一个指给韩信送饭、使韩信不至于饿死的漂母;一个指断然杀死韩信的吕后。

时间: 2025-01-04 02:57:38

成败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是什么意思的相关文章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是何解

汉朝大将韩信墓前的祠堂有副对联,文仅十个字: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简练.工整,内含典故.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韩信初在项羽部下从军,但未受到重用,又改投刘邦麾下,仍未得到重用.韩信一气之下,愤然出走,被萧何连夜追回,好言抚慰,并向刘邦极力保举,拜为大将,屡建奇功,被封为淮阴侯.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反而猜疑韩信,韩信知道后,便与夏阳侯陈豨交通密谋,被萧何识破,诱他到长乐宫中,被吕后斩首.所以后人说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便是上联"生死一知己"的注脚. 下联指

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说的是谁

说的是韩信.韩信墓有一幅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漂母"赐饭,保存了韩信的生命,吕后设计,断送了韩信的生命,所以说"存亡两妇人"."一知己"就是萧何.韩信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与"生死一知己"的意思是一样的,由于萧何的巨眼识才,强力推荐,韩信才得以施展胸中抱负,所以萧何可谓韩信的知己.

关于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

"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漂母"赐饭,保存了韩信的生命,吕后设计,断送了韩信的生命,所以说"存亡两妇人"."一知己"就是萧何.韩信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与"生死一知己"的意思是一样的.由于萧何的巨眼识才,强力推荐,韩信才得以施展胸中抱负,所以萧何可谓韩信的知己.秦朝末年,韩信在项羽部下从军,但未受重用,改投刘邦麾下,仍未受重用.韩信愤然出走,被萧何连夜追回

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

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 1.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描写孔子 : 2.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描写王昭君: 3.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描写韩信: 4.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描写荆轲: 5.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描写诸葛亮: 6.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描写屈原: 7.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描写陶渊明: 8.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描写李白:

求名胜古迹上的对联出处

1.出自安徽韩信祠联: 上联 : 生死一知己: 下联:存亡两妇人 . 2.出自河南灵宝函谷关犹龙阁联: 上联 : 未许田文轻策马: 下联:愿闻老子再骑牛. 3.出自四川眉山三苏祠联: 上联 : 一门父子三祠客: 下联: 千古文章八大家. 4.出自湖北襄樊咕隆中联: 上联 :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下联:两朝开济老臣心. 5.出自云南昆明黑龙潭联: 上联 : 万树梅花一潭水: 下联: 四时烟雨半山云.

韩信死得冤吗

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结果. 韩信从自身角度来看,死得比较冤,作为有功之臣当朝廷稳定后就被杀死,无异于卸磨杀驴:但从刘邦角度来说,韩信死得不怨,他功高盖主,对统治者来说是威胁,而韩信又过于狂妄,刘邦是不得不杀他.史书记载杀韩信最后是吕后拿的主意,刘邦做事太过优柔寡断不如吕后心狠. 后世对韩信一生概括有一句话是:"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生死一知己指萧何:存亡两妇人,指赠饭的老妇人和吕后.同时杀韩信萧何亦是赞同的,所以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知己是什么关系

知己是两人在思想.学识.做人等方面相互赏识对方,亦师亦友.通常他们在一块无所不谈,谈人生.文学.理想以及工作等.知己看似美丽大方,无伤大雅,但如果涉及到两性的话,在世俗的眼光中,这种关系也是见不得光的.这种关系是思想上的一种出轨,经常在一块交流,难免会引起家庭纠纷,导致夫妻感情破裂. 男女双方相互赏识,在一块的时间久了,难免会相互不设防,很容易作出出轨之事.一辈子,遇到一个异性知己是最美的缘分.因为知己,可以无话不说,可以走进内心,可以心灵陪伴.

求一副关于韩信的对联

上联:成败一知己 下联:生死两妇人 上联说的是韩信弃项羽改投刘邦后,刘邦尚不知韩信有真正的军事才能,终因得不到重用,愤然离去.所幸,刘邦的相爷萧何,慧眼识英雄,得知此事后,便连夜追赶,把韩信给请了回来,并极力向刘邦保举为大将.下联指的是韩信投军之前,因家贫食不果腹,差点饿死,幸得一洗衣妇人把他接到家中,食住了十多天,才保住生命.韩信谋反被捕后,被吕后所杀,存亡都在两个妇人手中.

你如何评价韩信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 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