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哪个版本比较好

《三言二拍》有江苏古籍、凤凰出版社、天津古籍2004版、齐鲁书社93版和95版、百花文艺93版和97版、黄山书社95版、北方文艺版、人民文学版、上海古籍版、海南版。  

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是普及本,横排有注释,畅晓明了。为了读者的健康,编辑作了删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本改成直排,内容和人文版类似,编辑在前言后记里注明有删节;海南版的“三言两拍”做了删削,没在前言后记中声明;凤凰出版社、天津古籍2004版、齐鲁书社93版和95版、百花文艺93版和97版、黄山书社95版、北方文艺

时间: 2024-11-05 23:17:41

三言二拍哪个版本比较好的相关文章

三言二拍哪个版本好

目前多数的排印本<三言二拍>都不是足本,其中的代表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三言二拍>,典型的删改本,其他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江苏凤凰的也不版推荐.推荐岳麓书社的<三言二拍>,对比其他版本,三言二拍版本中,权岳麓书社的相对更完整:另外,齐鲁书社的<三言二拍>也是足本,而且还有原本批注.

名词解释三言二拍脂评本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脂评本,是概括所有带脂批的<石头记>传抄本的总和,现代红学界公认的有三个脂本,即通常说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三个脂本名字都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新红学派研究红学的基础,胡适以来延至今日的新红学

三言二拍指的是那些作品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 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三言二拍的作者分别是谁

三言二拍的作者为冯梦龙和凌濛初.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2015年1月中国画报出版社再次出版了此集,包括冯梦龙创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称现代花边杂志的祖师爷. 三言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

明代三言二拍的作者是谁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是明代冯梦龙: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为凌蒙初.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其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 凌蒙初: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别号即空观主人.汉族,明代浙江乌程

三言二拍中的三言分别又叫什么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的冯梦龙. "二拍"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为凌蒙初. 在内容上,"三言"中通过对旧本的收录和修改,再加上作者自创的故事构成章节,每一章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二拍"通过作者自创的故事,反映了市民生活观.价值观.思想意识.

明代小说中的三言二拍指什么

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

三言二拍名句

1.雨中花蕊方开罢,镜里娥眉不似前. 2.好花遭雨红俱褪,芳草经霜绿尽凋. 3.人情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 4.临歧费尽叮咛语,只为当初爱德深. 5.今朝诉出衷肠事,铁石人知也泪垂. 6.任是泥人应堕泪,纵教铁汉也酸心. 7.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 8.不信上山擒虎易,果然开口告人难. 9.鲤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来. 10.他日重逢难预必,此时分手最堪怜.

三言两拍的全本未删节

三言两拍的全本在各地线下书店有售,也可在网上获取下载资源.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