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陶渊明的评价

1、梁实秋对其评价: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2、苏轼对其评价: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3、龚自珍对其评价: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4、王国维对其评价: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5、孟浩然对其评价:赏读《高士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6、李白对其评价: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时间: 2024-10-16 03:39:38

古人对陶渊明的评价的相关文章

历代名人对陶渊明的评价

历代名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如下:沈德潜在<说诗语>中说,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鲁迅先生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

古人对美的评价

1.以"味"为美.古代文字学家对"美"的诠释,反映了中国古代对"美"是"甘"味的普遍认识. 2.以"意"为美.中国古代美学认为,美是一种快适的滋味,这种滋味,主要不在事物自身的形质,而在事物所寓含的人化精神.这种精神既可以表现为审美主体审美观照时情感.直觉.意念的即时投射. 3.以"道"为美.这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当然状态价值界定的另一种形态,也是中国古代以"意"为美

历史名人对陶渊明有何评价

1.隋唐时期,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初唐王绩是位田园诗人,他像陶渊明一样,多次退隐田园,以琴酒自娱. 2.孟浩然的崇拜,唐朝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中写道:赏读<高士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3.李白的仰慕,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李白那种&quo

五柳先生陶渊明的志向指什么

陶渊明的志向既有济世之志,又有避世山林之志.陶渊明在诗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世道不好时就隐居山林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世道好时就出来做官造福百姓. 陶渊明是东晋的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是乱世之末,又是佛教风行.崇尚名士风度的时代,因此,才会造就出陶渊明这样超越世俗的田园诗人.从他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等.

简述陶渊明的文学地位

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下<陶征土诔>,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颜延之在诔文中褒扬了陶渊明一生的品格和气节,但对他的文学成就,却没有充分肯定,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几十年里,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 南朝时期,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虽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但他的诗文作品,流传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到了隋唐时期,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 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

古人对诸葛亮都有哪些评价

古人对诸葛亮有: 1.杜甫对诸葛亮的评价: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2.辛弃疾对诸葛亮的评价:"渊明重九,晚岁凄其无诸葛,惟有黄花入手: 3.罗贯中对诸葛亮的评价:呼风唤雨,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

如何评价陶渊明的文章

对陶渊明的文章评价: 1.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2.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使他形成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3.陶渊明一生清廉,作品中也无形中有一种清新脱俗的韵味.

古人是怎么评价杨家七子

长子杨延平为七子之首,老成持重,众弟对其甚是敬畏.二郎延广,为人心思慎密,是天生的谋略家.三郎延庆,为人鲁莽,唯一天敌是女性.四郎延朗,天生俊朗,幼年体弱,性格叛逆,才情武艺自成一格,一生背负的屈辱非人能忍.五郎延德,武功在七子之上,天生慈悲心肠,一心向佛.六郎延昭,杨门七子里唯一幸存者,善解人意,沉迷武功.七郎延嗣,活泼可爱,在杨家最受宠.

古人对包拯的历史评价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龙图包公,生平若何?肺肝冰雪,胸次山河.报国尽忠,临政无阿.杲杲清名,万古不磨."这世代流传的诗句表达了人民对包拯的赞美. 千百年来,包拯作为不朽的清官形象,早已越过时空,为前人和今人,为黄皮肤"龙的传人"和其他肤色热爱中国.崇尚清廉的外国人所敬重."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包拯出仕时写的这首戒廉诗,体现为民者愿,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