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黄庭坚寄黄几复

《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寄雁传书”,作典故用,不过表示传递书信罢了。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秦观《阮郎归》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黄庭坚的诗句,亦同此意;但把雁儿拟人化,写得更有情趣。

第二联在当时就很有名。这两句诗所用的词都是常见的,甚至可说是“陈言”,谈不上“奇”。张耒称为“奇语”,当然是就其整体说的;可惜的是何以“奇”,“奇”在何处,他没有讲。其实,正是黄庭坚这样遣词入诗,才创造出如此清新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时间: 2024-12-17 00:27:07

赏析黄庭坚寄黄几复的相关文章

关于故乡的名言

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2.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7.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 8.每逢佳节倍思亲.-

寄黄几复属于什么体裁

寄黄几复属于七言律诗,<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

寄黄几复体裁上属于

<寄黄几复>体裁是七言律诗. <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 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赏析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赏析: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qu

寄黄几复的艺术特色

1.寄黄几复: <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2.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到1105年,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祖上迁家分宁,遂为分宁人.治平进士,授叶县尉.历任国子监教授.秘书郎,曾为<神宗实录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简介是什么

1.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黄庭坚论书.鉴画.评诗均以韵字为先,他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 2.作品有<山谷词>,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

语文赏析句子答题公式

语文赏析句子答题公式:修辞手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刻画人物的方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动词+句子内容+(作者情感)等. 1.修辞手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 中考语文常考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和排比这三种,但是对偶.反问.反复.对比.夸张等偶尔也会考查到.正常情况下,修辞至少有一种,作者的情感有的句子包含有,有的没有,这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别.这类答题公式主要适用于写景物的记叙文. 2.刻画人物的方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 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

古诗句子赏析方法

赏析方法: 1.解释该词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分析. 2.点明该词运用叠音的手法. 3.展开联想或想象,描述该词所在诗句的内容或景象. 4.分析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景物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点明富有韵律感(音律美),增强了表达效果. 常见古代诗词的六种描写手法介绍: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

何其芳的秋天赏析

1.赏析:描绘了一幅绚丽的秋景图.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这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秋天. 2.全诗通过描写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营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