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知识产权的法律依据:

1、知识产权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

2、知识产权行政法规。其主要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

3、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如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4、知识产权行政规章,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定。

【法律依据】

《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时间: 2024-10-27 09:38:08

知识产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离婚财产混同法律依据是什么

离婚财产混同在<婚姻法>上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但是根据其他的法律可知离婚家庭财产混同就是指家庭共同财产,如果要进行财产分割是需得到共有人的认可,否则需提供证据证明.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共有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

劳动合同月工资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劳动合同月工资的法律依据: 1.<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2.<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3.<劳动法>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财产索赔的侵权法律依据有哪些

财产索赔的侵权法律依据有: <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

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有<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等. [法律依据]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女性性骚扰法律依据是什么

女性性骚扰的法律依据如下: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9条规定,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

公司的处罚有法律依据吗

企业单位没有罚款的权利,没有法律依据. 罚款,是行政处罚手段之一,是行政执法单位对违反行政法规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的行政处罚. 需要行政执法单位依据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处罚决定即可执行.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关于死缓变更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死缓变更的法律依据是: <刑法>第五十条: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

取保候审后逮捕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取保候审后逮捕的法律依据是<刑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关于建筑工程的索赔法律法规有:<民法总则>.<合同法>.<建筑法>等涉及工程索赔的条款,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各种示范文本,也可以作为行业惯例,作为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 <民法总则>规定了违约与侵权的原则性规定.<合同法>不仅有原则性规定,而且<合同法>第十六章建设工程合同,则对违约导致的索赔责任作了详细的规定,如: <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设备.场地.资金.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