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后燕国命运如何

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

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

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后荆轲刺秦王未遂。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

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秦在燕故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第二年,又设上谷郡、广阳郡。

前222年秦灭燕 。秦军回师攻代,代王嘉被俘。燕辽东故地和代地被秦分别设为辽东郡和代郡。

时间: 2024-10-29 19:45:03

荆轲刺秦王后燕国命运如何的相关文章

荆轲刺秦王出自于那里

<荆轲刺秦王>出自于<战国策>和<史记>. <战国策>和<史记>都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精彩故事,生动刺激紧张万分.成语"图穷匕见"就来自这个故事. 秦国不断蚕食他国,公元前二二八年向北进犯,已经俘虏了赵王.燕国危在旦夕.燕国的太子丹派荆轲作刺客,决心要杀死秦始皇,以解亡国威胁. 荆轲由勇士秦舞阳陪同荆轲行刺:带上秦王一直想杀死的樊性仇人的人头:再拿上燕国打算要献给秦王的最肥沃的燕地督亢地区地图.这后两项准备,当然是为了取信于秦始

荆轲刺秦王下一句

荆轲刺秦王下一句是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荆轲刺秦王打一成语

图穷匕见,谜语解析:荆轲将匕首藏于地图中献给秦王,打开地图后出现匕首.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拍节唱道:"风萧萧

荆轲刺秦王中的特殊句式有哪些

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和倒装句.例如"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是判断句,"取之(以)百金"是省略句等.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

荆轲刺秦王出自哪本书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拍节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

什么成语出自荆轲刺秦王这篇古文

<荆轲刺秦王>是节选自<战国策·燕刺>中的一篇古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情节发展波澜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演变的成语如下: 1.痛入骨髓: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写到:"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2.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写到:"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

荆轲刺秦王通篇多少字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

荆轲刺秦王时的季节

有诗为证: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秦王>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末年,秦国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以六国国君为首的旧贵族,即奴隶主阶级,虽然已经临于末日,但他们还在用一切的力量,政治的.军事的乃至卑劣的暗杀活动,来做最后的挣扎,而荆轲刺秦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

分析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

1.燕太子丹试图通过刺杀秦王改变历史进程的做法,存在严重战略性失误. 2.燕太子丹使荆轲刺杀秦王的行为本身,具有目的性不明确的战术性偏差. 3.燕太子丹指派秦武阳协助荆轲刺杀秦王的安排,明显具有用人不当错误. 4.荆轲刺杀秦王失手,他自身的水平与能力也是不能忽略的关键所在. 5.荆轲刺秦王是因想"生擒秦王"才导致失败之说,似与事实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