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发源地

以京剧为例,源于江南地区。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它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不少昆腔戏。清乾隆五十五年,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时间: 2024-08-08 13:28:19

戏曲发源地的相关文章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的发源地

黄梅戏(湖北).京剧(北京).越剧(浙江).豫剧(河南).评剧(河北). 1.京剧: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2.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 ,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3.黄梅戏: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

京剧的发源地 京剧来自哪儿

1.发源地:江南地区.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2.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3.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

黄梅戏发源地哪个省

黄梅戏发源地安徽省.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华东,界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

越剧发源地在哪里 马塘

越剧发源地是马塘村.越剧最初是从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清咸丰十二年由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柄所创.落地唱书是浙江嵊县以马塘村为主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的马塘村,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皮影的发源地在哪儿呢

皮影的发源地在我国的陕西. 皮影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等,有的也叫皮猴戏.纸影戏等,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川剧的发源地

川剧发源地在四川.川剧(川戏),中国西南地区戏曲曲艺之一,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主要流行于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川剧特色鲜明,有着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高腔和令人惊艳的变脸技巧,并以此为人们所熟知. 川剧的声腔主要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以及灯腔等5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腔发源于四川本地以外,其他4种腔调都来自外地.这5种声腔再加上为这5种声腔伴奏的各种乐器,形成了形式多样

二人转发源地

二人转的发源地和创始人都没有清楚的记载.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戏曲形式, 特点是男的丑, 女的俏, 男女合作载歌载舞.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

黄梅戏的发源地

黄梅戏的发源地是黄梅,起源于明朝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就是采茶调,黄梅县早在宋朝的时候就盛产茶叶,所以在每年采茶的时候茶农们就会一边采茶一边唱小调和民歌,慢慢的使得黄梅戏变的成熟,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与京.越.评.豫并称.黄梅戏在采茶戏中慢慢的得到发展,积极的向外扩展,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黄梅采.

黄梅戏的发源地和特点

1.发源地:黄梅戏的发源地是黄梅,起源于明朝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就是采茶调,黄梅县早在宋朝的时候就盛产茶叶,所以在每年采茶的时候茶农们就会一边采茶一边唱小调和民歌,慢慢的使得黄梅戏变的成熟,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与京.越.评.豫并称.黄梅戏在采茶戏中慢慢的得到发展,积极的向外扩展,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黄梅采. 2.特点: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