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步骤: 1、用细线与蚊香中心密合到整盘蚊香, 2、用刻度尺量出细线的长度即为蚊香的长度L。 3、开始点燃蚊香并用秒表开始记时,直到蚊香烧完。得到所用时间T。 4、利用公式V=S除t得到燃烧速度。 时间: 2024-09-11 10:42:20
设计实验是指一种有计划的研究,包括一系列有意图性的对过程要素进行改变与其效果观测,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确定过程变异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这过程. 步骤如下: 1.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 2.拟定验证假设的方法.程序: 3.选择适当的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
实验现象:玻璃壁上产生水汽,固体由绿变黑,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项目: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实验目的:通过碱式碳酸铜. 制备条件:探求生成物颜色,状态的分析,研究反应物的合理配料比并确定制备反应合适的温度条件,以培养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实验原理:2摩尔硫酸铜.2摩尔碳酸钠和1摩尔水反应生成1摩尔碱式碳酸铜沉淀.2摩尔硫酸钠和1摩尔二氧化碳气体.
燃固体和可燃液体,是靠它们受热后蒸发出来的气体来进行燃烧的.所以,它们就需要吸收一定的热量才能达到蒸发的目的.这热量便叫蒸发潜热.不同的可燃固体和可燃液体,其蒸发潜热是不一样的.一般是固体大于液体.蒸发潜热愈大的物质,蒸发时所需要的热量越多,燃烧发展的速度越慢.所以,一般液体的燃烧比固体快,气体因不需要蒸发就直接燃烧,所以燃烧速度最快.气温越高,可燃物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与着火源的温差减小,物质更易着火,气温愈低,着火源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能使空气对流速度加快,使火势扩大.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
1.配制适合酵母菌的选择培养基,如麦芽汁培养基.YPD培养基: 2.土壤中微生物很多,需要对土壤样品进行梯度稀释.首先配制几包9毫升的生理盐水,对1克土壤样品进行稀释,一般稀释到6的梯度即: 3.倒平板,分区划线,25摄氏度培养2 到3 天即可.
取明矾溶液于两支试管中.用铂丝沾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溶液中有K+.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适量稀硝酸,观察到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有硫,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现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然后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白色胶状沉淀溶解,说明原溶液中有铝.
烟感报警器在以下情况会引发报警: 1.产生可燃性气体:可燃物在燃烧的初始阶段,首先释放出来的是可燃性气体,如钴等. 2.产生烟雾:烟雾是人们肉眼能见到的微小悬浮颗粒.其粒子直径大于10nm.烟雾有很大的流动性,可潜入烟雾传感器中,是较有效的检测火灾的手段. 3.产生火焰:火焰是物质产生灼烧气体而发出的光,是一种辐射能量.火焰辐射出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红外线和可见光不太适合用于火灾报警,这是因为正常使用中的取暖设备.电灯.太阳光线都包含有红外线或可见光.利用紫外线管(外光电效应型).也可以
气体扩散燃烧的速度决定于气体的扩散速度.在气体燃烧中,扩散燃烧速度取决于气体扩散速度,而混合燃烧速度则取决于本身的化学反应速度:在通常情况下混合燃烧速度高于扩散燃烧速度. 非预混燃烧是指燃料与空气未经预先混合,在分别送入燃烧设备后采用边混合边燃烧的燃烧方式.由于燃料和空气未预混,故允许将两者预热至较高的温度(不受着火温度限制),以便充分利用废气余热,并可使低发热量燃料也能达到较高的燃烧温度.非预混燃烧具有稳定燃烧范围(指燃料-空气比的变化范围)宽和不会产生回火等优点,因此在燃烧设备中常采用非预混
由于燃烧是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燃烧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可燃物与氧的化学反应速度,氧和可燃物的接触混合速度. 化学反应速度与反应空间的压力.温度.反应物质浓度有关,且成正比.燃烧速度除与化学反应速度有关外,还取决气流向碳粒表面输送氧气的快慢,即物理混合速度.而物理混合速度取决于空气与燃料的相对速度.气流扰动情况.扩散速度等. 化学反应速度.物理混合速度是相互关联,对燃烧速度均起制约作用.如,高温条件下应有较高的化学反应速度,但若物理混合速度低,氧气浓度下降,可燃物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结果燃烧速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