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罂而听的成语故事

出自《墨子》,古时,为防止如果城外的敌人从地下面开凿地道进来攻击,于是就在城内挖一口井,埋上一个装酒的大腹小口的坛子等容器在地下,找一个耳朵很灵敏的人伏在地上去侦听,就能知道敌人挖的洞穴的位置,进而才能准确地对付敌人。

时间: 2024-11-13 10:59:27

伏罂而听的成语故事的相关文章

伏罂而听的意思和科学道理是什么

伏罂而听的意思是把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陶器上听取.科学道理是利用固体传声的原理.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幎之以薄皮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在现实生活中,当有人对着细线一端的竹筒(发话筒)讲话时,空气发生振动,它推动皮纸与细线振动,此时,细线另一端的皮纸也跟着振动,这样皮纸又带动竹筒(受话筒)内空气振动,把声音传给受话的一方.

伏婴而听词语意思

罂指圆形陶器,伏罂而听意思是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陶器上来听. <墨子>里有句话就是这样描述的: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幎之以薄皮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 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举一反三的成语故事

1.举一反三的成语故事: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2.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它相类似的东西上. 3.举一反三的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

1.守株待兔成语故事: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2.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3.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成语"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成语故事

1.狐假虎威成语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号称森林之王.它每天都要捕吃其它动物.一天,它碰到了一只狐狸,狐知狸刚要溜走,已被它一把捉住.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就耍了一个花招.它一本正经地斥责老虎说:道"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任命来管理所有的野兽的,你要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老虎一听愣住了.狐狸马上接着说:"你要是不信,就跟在我后面走一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野兽见了我都赶内快逃命."老虎听狐狸说话的口气很大,态度也很强硬,有几分相信了,决定跟着

日新月异的成语故事

1.日新月异的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儒者,认为一个人应敦品励学才可成为身心兼修的大家.特别是对品德的涵养,更是古人所重视的.所以在<礼记.大学>中,有一段记录个人品德修养的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说:"如果能够一天使品德更新,那就能天天使品德更新,且一直持续不断地更新."<书经>的〈康诰〉篇说这是"鼓励人民振作.自新."<诗经>也说:"周朝虽是一个旧的国家,但在文王的治理下,却能自新品德

专心致志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弈,他的棋艺非常高超,因此很多人都称他为弈秋.弈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只专心听弈秋的. 专心致志的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弈,他的棋艺非常高超,因此很多人都称他为弈秋. 弈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只专心听弈秋的.另一个也在听,但心里却想着有天鹅将要从天上飞过,想拿着弓箭去射天鹅.虽然两人在一起学习下棋,第二个人却不如第一个学得好.难道是他的智力不如第一个人吗回答:不是这

口若悬河的成语故事

1.成语故事: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中做了黄门待郎.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

抛砖引玉的成语故事

1.抛砖引玉的成语故事:唐朝有个叫赵嘏的人,写得一手好诗,就连著名诗人杜牧也十分赞赏.当时有个叫常建的诗人,也很欣赏赵嘏的才能.一天,常建听说赵嘏要到灵岩寺去游览,便先到了寺里,在墙上写了两句诗,希望能引出赵嘏的诗来.果然,赵嘏看到墙上的诗句后,觉得很好,便顺手续了两句,使它成为一首完整的诗.人们称常建这种办法为抛砖引玉.这个成语比喻先发表粗浅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高见. 2.抛砖引玉的解释: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