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不修长城

1、清代的边防和民族关系是前所未有的牢固;

2、东北是满族发源地,八旗重兵驻守;

3、联蒙政策有效地团结了蒙古族,由蒙古族士兵驻守边疆;

4、西北连续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统一军政民务,从内地迁军民屯田,对西北实行直接统治;

5、西部统一西藏,也取得了当地的信任和服从。所以在清代,或者说晚清之前,清朝根本没有边疆忧患。

时间: 2024-09-03 18:01:42

为什么清朝不修长城的相关文章

古代人民修长城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古代人民修长城时会遇到的困难有以下几个: 1.路途遥远,工人们需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到达施工地点: 2.生产力落后,导致工人施工慢,需要夜以继日的修长城,加重了工人们的劳动负担: 3.政府监工的非人性对待.监工们常利用权力克扣劳动人民的口粮等: 4.地处北方,冬季寒冷漫长,严酷的自然环境,工人们的居住条件差,经济落后: 5.时常有敌人前来骚扰.

秦始皇修长城的功与过

秦始皇修长城的功: 第一,使中原地区免遭游牧民族的骚扰,抵制外部少数民族入侵,保护中原农耕文明: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中原文明的交融,为世界后后人留下了无法比拟的精神财富,使长城成为中国形象的图腾和象征: 秦始皇修长城的过: 第一,浪费了国家大量的钱财和资源: 第二,给无数百姓带来苦难和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发了人民的反抗,引发阶级矛盾加剧,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

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修了多少年

长城从西周至明,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 现在所说的万里长城一般人都首先想到的是秦国的长城,其实在秦以前早就有长城了.最早的长城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6世纪),战国七雄时的秦.赵.燕等国都各自有自己的长城,但都不连贯. 秦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5后对其北部长城进行修建,前214年至前210年再次进行修建,历时12年,共两个阶段,完成了长达5000多千米的万里长城. 到了汉代,为了加强北方抵御匈奴的侵犯,又在原秦长城的基础上增修了4000多千米,此时长城已经达到了1

清朝编修是什么官职

翰林院编修,官名.宋代凡修前朝国史.实录,会要(用于记录一个朝代中各种规程制度及其变化的书)等,均随时置编修官,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明.清属翰林院(正七品)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

秦始皇修长城为什么留下骂名

当初秦始皇修建长城,竟是因为当时方士们给秦始皇撒的一个谎,因为这个谎话,秦始皇劳民伤财,在国家根基未稳之时修建了长城.秦始皇是一个有着强烈危机感和忧患感的帝王.当上皇帝之后,他并没有因一统天下的成就而陶醉,相反却一直忧心忡忡.大秦帝国是在暴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对的声浪即使很小,但大规模爆发却从未间断.如何谋求大秦帝国的长治久安,是他的心愿也是他的心病,秦始皇修建长城这件事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

修长城用了多少年

从西周至清,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长城(TheGreat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为什么清朝不修建长城

因为清代的边防和民族关系是前所未有的牢固,没有修建长城的必要.原因如下: 1.东北是满族发源地,八旗重兵驻守. 2.联蒙政策有效地团结了蒙古族,由蒙古族士兵驻守边疆. 3.西北连续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统一军政民务,从内地迁军民屯田,对西北实行直接统治. 4.西部统一西藏,也取得了当地的信任和服从.

明朝为什么要扩修长城

明代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击.明代前期和中期,退居蒙古故地的元朝残余势力以及后来的瓦刺时常南下扰掠,中期以后,东北地区的女真又兴起,威胁到明王朝的安全,因此,修筑长城以加强防务,成为明朝的一件大事.明长城的修筑对于明王朝新建政权的巩固.国家的安全以及北部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稳定,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什么赵武灵王和秦始皇都修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秦始皇的目的:秦军的作战部队主要还是步兵和战车,马比较少.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到50里,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比较困难.建长城就是防止游牧民族骑兵的突袭. 赵武灵王的目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相互争霸时需要各自设防,在赵武灵王打败了林胡.楼烦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