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是哪个朝代实行的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正式诞生于隋炀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

应为开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

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叫试策。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时间: 2024-08-13 22:14:26

科举制是哪个朝代实行的的相关文章

科举制是哪个朝代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

科举制始于什么朝代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创立. 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

道州县制是哪一朝代实行的

道州县制:是唐朝初期的一个地方制度,道.州.县官员一方面要负责刑狱治安.征敛赋役,另一方面要宣扬德化.劝课农桑.据<旧唐书地理志>的记载,贞观十三年全国有358州和1551县.州县均按其地位之轻重,辖境之大小,户口之多寡以及经济开发水平之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等.三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其余为下县,一般是按户口多少而定的.

科举制度盛行哪个朝代

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起自于隋朝,科举是由分科取士而得名,为隋朝以后各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两晋时,朝廷已对所举孝廉.秀才采取考试录用的方法.隋文帝即位后,废除魏晋时期由世家大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于济两科.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因隋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

从哪个朝代开始科举考试的

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文帝最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科举制什么时候创立的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在唐朝时期.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在唐朝正式成型.直至清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科举制的发展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

清朝废除科举制是在哪一年

是在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古人科考都讲读些什么书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

西京是哪里 西京是现在的哪里

西京在不同时期,对应的地方也不同.汉唐时期,称长安为西京,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北宋时期,称洛阳为西京,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辽.金.元三朝,称大同为西京,在今山西省大同市.民国时期,曾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 西京是封建王朝国都的"京号",意为西边的京城,当一个朝代实行两京制度或者多京制时,根据都城相对方位将首都和陪都进行的命名.在我国,西京通常指的是十三朝古都长安,今西安市.西安也是沿用"西京"之称时间最长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