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什么变法

宋朝变法:

1、王安石变法: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开始,至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2、庆历新政:它中国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庆历三年,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

3、蔡京变法:宋神宗时期,蔡京推行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提出经济改革。主要举措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时间: 2024-08-31 00:22:49

宋朝有什么变法的相关文章

土地兼并什么时候开始

历代调整治理土地兼并的法令也不少,目的是限制土地兼并,确保自耕农利益,限制大地主利益,以维系封建统治,保证国家稳定的财政收入.较为著名的有: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草拟的一条鞭法,清朝康熙年间的摊人丁入亩制度,民国孙中山提出的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联俄联共三大政策,中共在解放区的土改,国民党在台湾的土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城市实行土地国有制度,在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度(农业合作化完成之后废除土改时期的土地私有制度),彻底切断了土地兼并的源头,但土地作为资

历史上西夏有多少年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唐朝中和元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 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夏毅宗与夏惠宗时期,夏廷对内大兴儒学,提倡汉文化与技术,废行蕃礼,改用汉仪,对外常与宋辽两国处于战争与议和的状态,国势开始衰退.夏惠宗时期,宋朝正值王安石变法而国力增强,并在1071年由王韶于熙河之战占领熙河路,对西夏右厢地区

历史上的大夏国和西夏有联系吗

大夏国是西夏的别称.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国.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夏毅宗与夏惠宗时期时,夏廷对内进一步巩固统治,对外常与宋辽两国处于战争与议和的状态.大兴儒学,提倡汉文化与技术,废行蕃礼,改用汉仪,国势开始衰弱. 夏惠宗时宋朝正值王安石变法而国力增强,并在1071年由王韶于熙河之战占领熙河路,对西夏右厢地区造成威胁.西夏与宋朝贸易中断使经济衰退,战事频繁又大耗国力.夏崇宗时期,宋廷执行绍盛开边政策.

建立西夏政权的是哪一个少数民族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古代党项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河西走廊及其北部地区建国,国号"大夏",定都宁夏银川.因地理位置居于中原的西部,史称"西夏".夏毅宗时期,西夏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与宋辽对峙.兴儒学,提倡中原文化与技术,废行蕃礼改用汉仪.夏惠宗时期,宋朝因王安石变法而国力增强,于1071年在熙河之战中占领熙河路,对西夏右厢地区造成威胁.夏崇宗时期,宋廷执行"绍盛开边"政策,童贯率六路宋军伐夏.崇宗向宋臣服,国势日趋衰

关于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观点

疆域问题:北宋和盛唐比,疆域大大的缩小,可在东北地区.蒙古高原.西域.云南都是唐朝中后期丢得.北宋唯一丢掉的领土就是西夏所占有的四个州,但是西夏问题,虽然北宋处理的颇为不佳,源头还是唐朝的靖难节度使遗留下来的.宋朝的制度:在生存能力方面,在军事上,不算太强,守土有余,而进取不足.这都源于宋朝的政治制度.在政治上,宋朝改变了自永嘉之乱以来,武将当政的传统,打击节度使,建立强大的禁军.这就决定了,宋朝不会被篡位,但是军事实力,尤其是边防能力,会显得捉襟见肘.宋朝的政治制度:较为开明,一般设两个丞相,

宋朝一里约现在多少米

宋朝一里,习惯指一市里,即442.5米.里,长度计量单位.1929年民国推行计量改革以来,一里特指一市里,旧称一华里.常用于计量路程.地理距离.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里作为计量单位,源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废除之后,由面积单位演化为长度单位. 井田制一里为九百亩.古人借面积单位作长度单位,随着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一里的含义,逐渐由长宽各三百步的面积单位,变成距离三百步的长度单位.隋唐改一里为三百六十步,后沿用至明清未变. 相对于表面数据,历代度量衡的实际值,存在不同程度变化

宋朝有哪些名人

有如下名人: 1.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 2.欧阳修,宋朝文坛领袖: 3.包拯,人称包青天: 4.王安石,变法革新派领袖: 5.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主编: 6.苏东坡,宋朝文艺全才: 7.朱熹,继孔子孟子之后,人称"朱子",开创礼教先河: 8.岳飞,著名将才: 9.沈括,宋朝著名科学家: 10.文天祥,抗元最激烈的代表.

王夫之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王夫之对王安石变法持几乎全盘否定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他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为聚敛之术"聚敛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作兴利之道"剥民兴利": 2.他认为王安石以花言巧语迷惑宋神宗,导致靖康之变: 3.他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 总之,王夫之完全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延续了和历代统治者一样的评价. 王夫之,1619年至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汉族,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人.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

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可以分为富国和强兵两方面.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复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