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概念的党的会议是( )

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概念的党的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会议共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专家学者出席。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时间: 2024-08-31 04:31:55

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概念的党的会议是( )的相关文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什么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2014年3月,全国"两会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顺了.和谐了,社会才能安定有序,才能和谐稳定.

首次提出素质教育的是什么文件

1999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素质教育概念.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要求素质教育从典型示范为主转向整体推进及制度创新为主,即主要通过课程教材革新.评价制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好高质量的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及民族创新能力.1996年2月,国家教委推广了湖南汨罗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经验.1997年9月,国家教委在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199

我们要建设什么社会治理共同体

我们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人人有责即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每一个人,都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人尽责即广大群众要不断强化参与社会治理的服务意识.权益意识.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支持发展公共事业,投身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科学.有效.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全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保障.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3.加强和创新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社会管理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社会建设水平的

我国社会治理的三感是什么

我国社会治理的三感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三感是社会治理的主要落脚点,目的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另外,"三感"是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集中反映和形象表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和理论概括.其中,获得感首先来自于物质的满足:幸福感体现的是精神的愉悦:安全感归根结底来自于对制度的稳定预期."三感"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互为犄角.

首次提出特色小镇概念的是

1.首次提出特色小镇概念的是浙江省政府,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后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这种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是供给侧改革的浙江实践. 2.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江苏特色小镇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创建路径和工作机制. 3.明确江苏特色小镇坚持用"非镇非区"的新理念,用"宽进严出"的创建

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区别在于范围不同,社会治理属于宏观层面的,如综合性的党委行政部门,即省.市.县等级别的党权力机构.而社会管理则属于微观层面的,如某市城管局.环保局等.社会管理主管具体流程,以及在流程中需要的人权.财权.事权.权力指向外部,即约束社会中的企事业单位.企业的治理产生于股份制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委托代理关系.这形成了企业内部的多元主体和多重利益现象,使企业需要改变组织架构并创新组织形式,以形成一种共建.共担.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在教育上孔子首次提出什么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打破社会等级界限,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向群众开放,在教学实践中,他强调"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有问题时才加以指点.教育学生要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注意因材施教,常常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以不同解答.他教育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提倡勤学

我们要建设怎样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我们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是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拓展,为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指引. 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要在创新方法手段上下功夫,为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增添动力.一是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明确基层自治边界,通过搭建阳光议事厅等群众议事平台,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二是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可依托社会组织等力量,整合法学专家.律师等资源进行普法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