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长,秦官名,又称公。属于低于县一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乡长。
发展史:战国时开始在邻接国处设亭,置亭长,担任防御外敌的职责。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东汉后渐废。汉高祖刘邦曾在秦时担任亭长。 唐代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之都事、主事(从九品)下设亭长,掌门户启闭之禁令诸事,为中央官署中最低级事务员。
相关文献:《续汉书·百官志四》刘昭注引蔡质《汉仪》,谓洛阳二十四街,每街一亭,十二城门,每门一亭;《汉书·百官公卿表》则谓十里一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满期之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或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均置亭长,其职掌与乡间亭长同。
时间: 2024-11-07 19: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