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的起点和终点

唐僧取经的起点是西安大相国寺,终点是印度那烂陀寺。

唐僧,唐朝的玄奘法师。他是1300年前我国伟大的旅行家、思想家、翻译家。为了深入研究佛学,他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取经,一路上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才到达佛教发源地印度。玄奘在印度游历、研究和讲学整整13年。回国后,在长安进行佛经翻译。他总共翻译了75部经典,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唐僧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时间: 2024-11-10 19:32:56

唐僧取经的起点和终点的相关文章

唐僧取经西边走是什么生肖

唐僧取经西边走是猴的生肖,生肖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唐僧取经走的哪里

唐僧取经走的路线是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到印度,途径玉门关,新疆,阿富汗等多个国家和城市.唐僧,也叫唐三藏,唐僧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玄奘,生于今河南洛阳,俗家姓名"陈祎",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取得真经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唐僧取经要经过哪些地方

1.玄奘西行路线长安(今陕西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玉门关--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逯迦国(今新疆阿克苏)--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叶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铁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兹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今阿富汗贝格拉

唐僧取经的经指什么

唐僧取经的经指的是瑜伽师地论,为印度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取经法之最大原因.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汉传佛教以此经为弥勒所造慈氏五经之一,藏传佛教传统上认定此论的作者为无著.玄奘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

唐僧取经是不是真实的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在唐太宗贞观三年,年仅二十九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过高昌国时,那里的居民非常推崇佛教,国王见他们是从大唐来的和尚,非常高兴,愿封他为护国法师,加上黄金百两.骏马千匹.玄奘偷偷溜了出来向西逃去.不料被高昌国士兵截住.没想到他们是前来护送玄奘西去取经的.士兵送给玄奘一匹白马和一些文书,玄类感激不已.

唐僧取经有什么用

唐僧取经的用处是翻译了75部经典,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唐僧取经讲述唐僧为了深入研究佛学,他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取经,一路上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才到达佛教发源地印度.相对而言,唐僧是玄奘,本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其先颍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什么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之一.研究力的问题中表现力的方法: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西游记唐僧取经中国史上哪个朝代

西游记唐僧取经是发生在唐朝.大唐高僧唐三藏所处于的朝代是唐朝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原型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玄奘"法师,这一点是和小说符合的,那也就是说西游记中从唐僧取经开始到取经归来,处于的历史背景确实就是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在位的时期.

唐僧取经是哪朝代的

唐僧取经是唐朝的,唐僧是唐代著名高僧,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