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废宰相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设有宰相制,宰相都称为丞相,当时丞相共有左、右二员,左比右大,分任左、右丞相的是李善长和徐达两人。 朱元璋即帝位后,逐渐感到帝权与相权的冲突,唯恐臣下权力太大,会导致元末“宰相专权”、“臣操威福”的局面重演。有鉴于此,几次设法试图调整,以加强皇权。最早被杀的是中书左丞相杨宪。杨宪于洪武二年九月入为中书右丞,洪武三年李善长病休时,便实际操纵中书省大权,升为左丞。他玩弄权术,陷害同僚,“市权要宠”,很快被朱元璋杀死。 接着是右丞相汪广洋被杀。朱元璋鉴于李善长权力过大,威胁帝权,于是在撤换李善长后,最初选中了汪广洋接替李善长的相位。汪广洋遇事小心谨慎,又以“廉明持重,善理繁剧”而著称。 洪武六年,胡惟庸进入中书省,与汪广洋共任右丞相。之后,汪广洋以“无所建白”贬为广东参政。但是汪广洋一离相位后,胡惟庸遇事专断与李善长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况且李善长还借胡惟庸等人,遥执相权,势力更甚于前。

时间: 2024-08-06 10:47:01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宰相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因而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皇帝独操权柄,固然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是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稷的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古代篡夺皇位的人,基本是当朝的权臣,重臣,如王莽,司马炎,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

行省制度的意义

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大行政区,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它滥觞于魏晋北朝.隋朝.唐初以及金初短期出现过的"行台省",到金朝后期再出现时,已较频繁地使用行省的简称(以前通常简称"行台").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q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总结

整体特点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君权削弱相权.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 扩展资料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君权削弱相权.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1.中央集权脉络: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郡县制)--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唐(节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厂卫

宰相制与三省制被废于哪代

1.明代朱元璋废除宰相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职责也被分散到六部之中.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2.三省制度,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完善于唐,宋辽沿用.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太祖洪武十三年,诛胡惟庸,废中书省与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彻底废止.

怎么看待朱元璋废除宰相制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这是非常不好的一项制度,而且能够让整个朝廷的办事效率变得非常低下,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内容非常丰富,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体系完整的职官制度.

废除宰相制度的是谁

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废相其实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斗争,标志着由君主集权发展到君主专制的演变,最终推向了君主独裁.明朝开国初的时候,是设有宰相这一个职位的.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三个宰相都被杀,后来就不再设立宰相. 宰相制度的废除原因 ①明初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②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至

明朝历任宰相和首辅都是谁

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不久又罢.十五年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谨身殿.英武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仁宗时,任用杨士奇.杨荣为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权力加重.明世宗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大明历任内阁首辅序

刘墉做过宰相吗

刘墉没有做过宰相,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自明初朱元璋废相后不置宰相,以6阁大学士共同辅政,有首席辅政大学士,位同宰相,清朝的大学士官职亦沿用明朝之制,但不设首辅,故大学士位同宰相.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

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诛九族

朱元璋杀了蓝玉,李善长,胡惟庸,陆仲亨等功臣.朱元璋是明代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