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重阳节的习俗有赏秋、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喝菊花酒、佩茱萸等。

1、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2、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3、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4、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5、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6、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时间: 2024-11-03 23:48:15

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风俗是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的风俗

重阳节的风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有登高的习俗.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重阳节风俗:登山秋游.敬老.赏菊. 1.登山秋游 重阳节登山秋游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就有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2.敬老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因此,这一天人们要敬老,敬老可以体现在对父母的孝顺,也可以体现在祭祖.祭祀上. 3.赏菊 重阳节时,正是菊花开的时候,因此,在很多地区都有重阳节赏菊的习俗,重阳节除了赏菊外,还可以购买一些菊花送给长辈,表示心意.

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

重阳节主要习俗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等. 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重阳节的风俗活动有登高.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插茱萸.吃糕吃面等. 1.登高: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2.吃重阳糕:以片糕搭在儿女额头,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3.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4.插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5.吃糕吃面: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则习惯吃寿面.晋南地区有"九月九,家家有

寒露节气有什么风俗

寒露节气的风俗有吃重阳糕.插茱萸.赏菊.登高等,寒露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所以与重阳节的风俗有一点相似. 1,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因为"糕"与"高"同音,古人相信"百事皆高"的说法,所以在重阳节登高时吃糕,预示步步高升. 2,插茱萸. 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能够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多数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 3,赏菊. 在民间,人们还把农历

插茱萸是什么节日的风俗

插茱萸是重阳节的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时,民间采茱萸插戴头上,亦有用茱萸制成囊佩带的,俗信能驱邪治病. 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

关于重阳节的主题班会

重阳节主题班会方案.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活动. 活动准备: 1.确

重阳节的习俗

清明节主要习俗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等.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