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死莫大于哀是什么意思

1、意义是: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也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2、出自战国庄子的《庄子·田子方》。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

3、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时间: 2024-08-20 00:16:00

心死莫大于哀是什么意思的相关文章

哀莫如心死不复道相思

哀莫如心死不复道相思的意思是最大的哀痛是从此死心了,再也不会对你提起有半点相思的话了,心里的哀伤比心死更难受,就是心哀大于心死.和哀莫如心死相似的短语是"哀莫大于心死".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哀大莫过于心死什么意思

1.哀莫大于心死是一个汉语成语,古意为最悲哀的莫过于人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现在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对一件事或一个人,失望到了极点,心已经不在那件事上或是心里不再有那个人了,心已经死了.哀伤,说明还会对对那件事那个人存在关心,还会为此难过:但心死了,就一点都没感觉了.

莫大于心死的全句是什么

哀莫大于心死是一句汉语成语,读音为āimòdàyúxīnsǐ,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解释]现代意义是: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也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哀大莫过于心死

成语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哀莫大于心死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心死指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哀莫如心死是什么意思

指精神崩溃而万念俱灰.再悲哀的事,都不会大于心死.因为心死了,即使身体再健康,那个人也只是行尸走肉,他的眼中再也看不到希望了.之所以他还活着,只是因为他已经悲哀到连死的心都没有了.剧烈的悲哀可以让人去寻死.而这心死,却可以让人连死都忘却了,没什么再比得上心死了.

哀兵到底是必败还是必胜啊

哀兵必胜:哀兵指正义的一方,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近义词:师直为壮,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反义词:骄兵必败,意思是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

什么叫哀兵政策

哀兵政策就是一种人际策略,以哀取得同情,哀兵必败,以哀兵自居可以取得同情,然后可以趁其不备或是心理警惕放松之时进攻.衰兵必胜就是这个意思. 1.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 2.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魏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哀兵是什么意思

哀兵:是一个汉语词语,解释为带有悲愤情绪的军队.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出自<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意思

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体文章<阿房宫赋>.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原文节选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