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断章起义的意思

断章取义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解释:

断,截取;章,篇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出处:

断章取义,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时间: 2024-09-05 04:56:49

谁知道断章起义的意思的相关文章

断章卞之琳表达了什么情感

从<断章>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语言形式的安排与内容的暗示意义有一种协调的不可分离的关系.一种无法排遣的忧愁含于诗句之中,而卞之琳的<断章>则以传智为主,诗人已将感情"淘洗"与"升华"结晶为诗的经验,虽然是抒情诗,却表现了极大的情感的"克制",淡化了个人的感情色

卞之琳的断章出自哪里

<断章>是现代诗人卞之琳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是卞之琳诗作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同时也是引起极大的讨论和争议的诗作.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断章卞之琳的写作背景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作品语言凝练含蓄,体现了其诗作朦胧曲隐的艺术特点. 节选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话,乍一看并不难懂,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天谕里的无双技断章有什么用途

无双技·断章的用途如下: 1.可以在秦町处兑换三星无双技能书: 2.可出售给欧阳华少,以此来获得神语书院声望: 3.可用于提升部分无双技能心得,用以升级该无双技能. 无双技·断章的主要获得途径有四个: 1.可以在商城中奇珍异宝的秘籍处购买: 2.六段以上驱魔师升段时作为奖励获得: 3.三星无双技能书分解获得: 4.斩魂.斩魂MVP.世界BOSS有几率获得.

卞之琳断章的内涵是什么

1.这个世界维持着普遍的联系,看似无关却兀自相互传感. 2.人主客体的转化.主观行为无时不被客观化,从而成为一种资源,一种审美,一种能够被冷静审视的对象. 3.这首诗传达着一种人与人之间少有的默契和感动. <断章>原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如何理解断章的多义性

卞之琳的<断章>只有短短四句,明白如画,似乎一看就懂,但仔细推敲又觉意犹未尽. 李健吾认为这首诗重在"装饰"二字,暗示人生不过互相装饰,很有些悲哀的味道. 但作者却不同意,认为该诗意在"相对"的关联.桥上的人把眼前作为风景来欣赏,而楼上的人又把桥上的人当做风景的一部分来观赏,这是一种相对的关系.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进入别人的梦中又装饰了别人的梦,又是一种相对. 同时,这首诗又包含了主客体相互转化的哲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quo

卞之琳的断章揭示了什么哲理

卞之琳的<断章>揭示的哲理: 世界事物的相对性.别人是你的风景,你又是别人的风景.事物的相互依存性.明月的意境依赖于你守望的窗,某人的梦因缘于你.自我中心的谬误性.我们都在复杂关系网络中.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本为作者抽出长诗的一节.该作品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

断章揭示了什么哲理

诗人的主要意图是通过位置的变换对比和两幅充满诗意的图画,表现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具体表达的哲理如下: 1.世界事物的相对性.世界万物都是相对存在的: 2.事物的相互依存性.物与我,我与他,他与你之间都有着内在的关系,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3.自我中心的谬误性.我们都在复杂关系网络中.

关于断章的理解

赏析: 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和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 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