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所倡导的学说叫做理学对吗

王阳明所倡导的学说叫做心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时间: 2024-08-14 18:21:12

王阳明所倡导的学说叫做理学对吗的相关文章

对联宋朝理学尚濓溪上一句

对联宋朝理学尚濓溪上一句为"儒教宗法尊明道". 程颢,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濂溪:是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故乡.

理学朱熹二程二程是指谁

二程指的是程颢和程颐.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同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陆九渊和王阳明什么关系

陆九渊与王阳明都是心学的代表性人物,两个人都对心学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则在陆九渊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心学,两个人都认为"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人们应该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真理,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们.

程颢是哪个朝代人

程颢是北宋代诗人. 程颢:字伯淳,学者称其"明道先生".祖先居住在中山府(今河北定州),高祖父程羽由开封府迁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程颢为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q

什么患无疑疑则什么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也,意思是学习这件事情忧患的是没有疑问,学习中只有疑问才会不断的进步.是<陆九渊集·语录下>中的一句话,陆九渊是中国南宋时期最富有个性的哲学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他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和深邃的理论洞察力,最早发现了理学内化道路潜在的支离倾向和教条隐患,提出了"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也"观点. 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

魏格纳的主要贡献

1912年提出关于地壳运动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说: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以倡导大陆漂移学说闻名于世,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来论证大陆漂移.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人类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在人们习惯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魏格纳的学说成了超越

宋史陆九渊传

陆九渊,字子静,抚州金溪人,汉族江右民系.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的简介

王阳明又叫王守仁,生于1472年10月31日,死于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与孔子.孟

关于王阳明的学说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因王守仁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故称其学说为阳明学.王阳明学术思想理论基础的"致良知"学说,是把孟子的"良知"说拿过来而加以发挥的.他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