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的写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时间: 2024-11-04 22:28:48

回忆鲁迅先生的写作背景的相关文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写作背景

社会背景: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鲁迅为了唤醒民众精神的觉醒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由此被中国人民誉为"民族魂". 文章背景: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以及他给我的教育,反映了他读书一丝不苟,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的性格特征,赞扬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

鲁迅雪的写作背景

<雪>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1月,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正是春暖花开,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冬之中.鲁迅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面对黑暗的现实与冷酷的季节,鲁迅将自己的心境写入文中,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精神,去寻求"革命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

鲁迅的写作背景及大概内容

1.写作背景:从文化背景看,<野草>是一部充满着象征主义的散文诗集,象征主义作为一个自觉的文艺流派运动是从19世纪80年代法国作家莫瑞阿斯在<费加罗报>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时开始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20年代形成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范围的现代派文艺运动:从时代背景看,<野草>创作于军阀混战,五四新运动兴起的时期:从写作过程看,<新青年>团队的解散使得鲁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 2.大概内容:<野草>各篇主要描写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

写作背景是什么意思

写作背景简单的说来就是作者当时所处的一种社会环境,所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写出了这种文章或小说. 著名作品的写作背景: 1.鲁迅<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 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却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 2.朱自清<背影>写作背景 <背影>是朱自清1925年写下的一篇散文名篇,记述的是

回忆鲁迅先生体裁是什么

传记亦单称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 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回忆鲁迅先生>记述的是鲁

陆游的鹊桥仙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陆游的<鹊桥仙>的写作背景,具体如下: 这首词为词人晚年罢归山阴后所写.陆游少年时便负有凌云之志,为抗击金兵驰骋奔走.但因此而为主和派排挤,屡遭贬黜.请缨无路的词人只好寄情江湖,渔樵度日,然而终是忧愤难平.这首<鹊桥仙>就表达了他这种心情. 词的上阕先回忆自己从军汉中的豪壮之举,然后谴责朝廷无意北伐,提拔重用那些无心肝的酒徒,却将他这样的志士放逐到江湖去当渔父.下阕描述自己的渔父生涯,进一步表达对最高统治者的不满情绪.全篇表面作消沉颓唐之语,骨子里却十分愤激,豪气可感.

问一下自嘲的写作背景

<自嘲>的写作背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在北京时,曾被北洋军阀政府免职通缉,受到一些文人的攻击和陷害.三十年代初期鲁迅在上海,又遭受当时国民党统治者的种种威胁和迫害.当时国民党统治者一面禁止书报,封闭书店,颁布恶出版法,通缉著作家,一面将左翼作家逮捕.拘禁,秘密处以死刑.作者鲁迅的处境十分险恶. 据<鲁迅日记>记载,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郁达夫同王映霞于聚丰园宴请作者鲁迅,鲁迅结合7日前的谈话有感而作<自嘲>,当时同席的还有柳亚子夫妇. <自嘲>是现代文学

吆喝的写作背景及作者萧乾资料

写作背景:<吆喝>是北京作家萧乾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对旧北京街市上叫卖声的回忆. 萧乾,原名萧秉乾,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1926年在北京崇德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德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1930年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文艺版主编,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后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35年毕业.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

邓稼先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