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这个成语的主要人物是谁

项羽,公元前232年出生,公元前202年去世,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边自刎而死。

时间: 2024-09-09 19:34:42

四面楚歌这个成语的主要人物是谁的相关文章

关于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还有哪些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刘邦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乌

成语对应的人物

闻鸡起舞指祖狄:卧薪尝胆指勾践:负荆请罪指廉颇:鞠躬尽瘁指诸葛亮:纸上谈兵指赵括:图穷匕见指荆轲:才高八斗指曹植:完璧归赵指蔺相如:望梅止渴指曹操:入木三分指王羲之.

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

楚汉时期,楚军和汉军在连年的征战中已是精疲力竭,最终划分楚河汉界,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又得到战功卓著的韩信和彭越前来相助.刘邦内强外实.臣子张良和陈平的建议,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项羽.于是刘邦背弃和约,向项羽发起了反攻.之后项羽失势,被韩信的十面埋伏围得铁桶一般.刘邦为了从精神上彻底摧毁楚军的斗志,于是传令三军,昼夜不停的大唱楚地的民谣.忧伤的楚地民谣从四面八方不绝于耳的传来,勾起楚军将士的思乡情绪.项羽大军的军心彻底崩溃,疲于征战的将士纷纷投降汉军.一时间,剩下的项家军已不足千人.面对刘

历史成语故事相关人物都有哪些

1.破釜沉舟--项羽: 2.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3.退辟三舍--晋文公: 4.问鼎中原--楚庄王: 5.围魏救赵--孙膑: 6.纸上谈兵--赵括: 7.作法自毙--商鞅: 8.投笔从戎--班超: 9.三顾茅庐--刘备: 10.东窗事发--秦桧.

类似四面楚歌的成语

1.四面受敌:意为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2.腹背受敌::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3.山穷水尽:意思是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出自宋·陆游<游山西村>. 4.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5.日暮途穷:比喻到了末日或衰亡的境地,也比喻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柯南一梦这个成语的主要人物是

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出自于唐代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醉后梦入大槐安国,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后发觉原是一梦,一切全属虚幻.后人因此用南柯一梦借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梦,现在常比喻为一场空欢喜.

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

1.初出茅庐: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2.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3.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果真可以苦尽甘来. 4.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5.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沐猴而冠与哪个人物有关

此成语涉及的人物有项羽和韩生. 历史典故: 项羽据关中后,韩生献计于羽曰:"关中地势险要,有山河为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霸业."羽见宫悉已烧残,又心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绣之衣于夜间步行,有谁知之!"生窃曰:"人云楚人为猕猴戴帽,果然如此."项羽闻知,便将之烹死. 成语释义:比喻虚有其表,得意忘形,或是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鹤发童颜形容什么人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意思是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这个成语是描写人物的气色,特别用来形容老年人气色好,精神旺.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鹤发童颜是一个褒义词,可以在一个句子中作谓语和定语,除了在<梦游罗浮>有出现过"鹤发童颜"这个成语以外,在<三国演义>第十五回:"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精忠岳传>第三十六回:"兀术见是一员老将,鹤发童颜,威风凛然,十分欢喜."等书中,也曾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