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属于什么带

赤道属于热带,赤道地区的气温差别很小,最热月份和最冷月份的平均温度之差只有4℃。

在此处赤道暖流引起海水的垂直交换运动,使下层海水中营养盐类物质上升,因此赤道带水域生物养料较为丰富,鱼类较多。

时间: 2025-01-24 21:06:57

赤道属于什么带的相关文章

信风带和西风带的区别

信风带纬度较低,西风带纬度较高.信风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中间,高压流向低压就形成了信风: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低低气压带中间,高压流向低压就形成了盛行西风. 西风带和信风带所带来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西风湿润,信风干燥. 因为西风指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盛行西风.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流,这个过程中,空气温度会降低,水汽容易凝结,易成云致雨,多降水,故由西风控制的区域湿润.并且西风多是来自于海洋,含水汽较丰富. 信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地低气压带,由高纬度流向低纬

赤道低气压带的纬度范围

范围是南北纬10度之间(有的教材说的是5度).但赤道低气压带的范围并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变化.因此,当它往北移动时,最北界在大致10度左右,最南界大约在南纬5度左右,在向南移动的时候则相反.所以,南北纬五度之间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的控制,南北纬10度之间会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非洲 带什么镜头

去非洲摄影大部分是拍风景和风土人情,带16mm-35mm广角镜头更适于拍大自然风景的广袤和街拍:70mm-200mm更适合拍人物特写和较远的事物:如果有条件带上个300mm以上的长焦镜头,用于拍摄非洲的动物.鸟类等.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为302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10.325亿).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赤道地区能形成气旋吗

赤道地区能形成气旋,称作赤道反气旋,也称赤道高压.出现在赤道缓冲带内的反气旋,在赤道东太平洋,由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获得反气旋涡度,逐渐折向东再折向南,最后切断而形成. 赤道反气旋的生命史在两周左右,水平尺度平均为1500-2000km,垂直厚度多在500hP等压面以下,而以在850hPa高度为最强.其中心轴随高度向北倾斜,中心附近为正散度.负涡度区,有下沉运动.它多数自东向西移动.在赤道反气旋活动的影响下,台风容易出现复杂多变的路径.

非洲大部分位于什么带

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非洲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最大的盆地,最大的裂谷带,非洲四分之三面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普遍炎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 热带,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位于南北纬23°26′之间,占全球总面积39.8%.

亚洲跨哪三个温度带

亚洲跨寒.热.温三个温度带.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即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周年运动的同时,还表现为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运动.

副热带高气压带怎么形成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热带气流在向两极流动过程中热量散失而下沉形成的,是在热带高气压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被动形成.从赤道地区上空源源不断流来的大气,堆聚下沉,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增大,气压增高,形成高压带.属动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在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常被大陆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副热带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气候一般干燥少雨.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方法是什么

1.通常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2.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其中分为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部),中温带(东北,内蒙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滇的南部,雷州半岛,台的南部和海南省)和高原气候. 3.热带是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南北跨纬度46°52′,占全球总面积39.8%. 4.本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大,在两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北方地区跨我国哪三个温度带

1.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湿润区.寒温带主要是黑龙江省与内蒙古的北部:中温带在长城以北,内蒙古大部分和准噶尔盆地:暖温带在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和塔里木盆地. 2.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台.粤.滇的南部.琼属于热带. 3.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根据各地≥10°C积温大小的不同,中国自北而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温度带,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区.也可细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