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有没有后人

《明史·刘基传》有这样一段记述:“明年朱元璋赐刘伯温归老于乡。这段记述里说的“明年”,即洪武四年也就是1371年,是朱元璋做皇帝的第四个年头。此时,明朝刚刚建国,百业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在这个节骨眼上,按照常理,一向受朱元璋恩宠并被称为“吾子房也”的刘伯温也不过60岁,本应该施展才华、大干一场,可出人意料地,他竟然申请“归老于乡”,回家养老去了。从此史书上再无关于刘伯温子嗣的记载。

时间: 2024-09-03 05:27:48

刘伯温有没有后人的相关文章

明朝的军师刘伯温活多大年龄

刘基,字伯温,生于1311年7月1日,卒于1375年4月16日,终年65岁: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

罗贯中与刘伯温什么关系

刘伯温是施耐庵的好友,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 裨史称罗贯中曾入张士诚幕府,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年轻气盛,政治进取心肯定极强.但在1361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后,陈友谅败死,不久,张定边率其子陈理投降朱元璋,天下大势已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罗贯中意欲争霸逐鹿的梦想无望,而不得不退出政治舞台,遁隐山林.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因此罗贯中与刘伯温两人都是军师,但是效忠于不同的主公争霸天下.

刘伯温是谁哪个年代

刘基,汉族人,字伯温.1311年7月1日出生,1375年5月16日因病离世.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

刘伯温是谁

刘伯温即刘基,生于公元1311年7月1日,卒于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号"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其为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

刘伯温生平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亮. 刘伯温生平简介: 1.刘伯温是浙江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18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 2.吴元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皇帝

刘伯温和杨宪

1.刘伯温即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2.杨宪,字希武,明朝官吏,属浙东集团,即刘基,元末至正十六年,朱元璋克建康,即今

刘伯温出世距今有多少年了

刘伯温出世距2018年已经707年. 刘基生于1311年7月1日死于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意思

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体文章<阿房宫赋>.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原文节选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

公输后人姓什么

公输后人姓鲁,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2%. 古时的鲁国,拥有较大的封地,包括现在的山东滋县及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公元前251年,鲁为楚所败,子孙被迫迁居卞邑(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后此地被齐国所占,鲁姓开始在山东大地缓慢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