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之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敏于事而慎于言。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9、讷于言而敏于行。

10、听其言而观其行。

1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其身正,不令而行。

16.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9.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时间: 2024-10-24 01:43:01

孔子的之言的相关文章

孔子讲六言六蔽的目的是什么

六言六蔽:仁而不知度,愚蠢:智而不知度,放荡:信而不知度,贼害:直而不知度,绞伤:勇而不知度,祸乱:刚而不知度,狂傲.仁.智.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都是我们应该喜好好而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通权这变地把握其实质,便很容易偏执一隅,造成危害,推而广之,"六言六蔽"实际上就是反对教科文,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理论脱离实际.而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为人处事的智慧,学习判断事理的能力,学习如何思考.通权达变,掌握精髓和实质.

孔子认为好学的表现有哪些

1."好问":学问自问题来,无问题,一切知识.思想皆无从谈起,故好学者必好问,<论语>中所言三好学者皆为"好问"之典范,若孔文子,能做到"不耻下问",若颜渊,能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若孔子,能做到"入太庙,每事问",最能体现孔子"好问"倾向者乃孔子的求师思想. 2."改过":能够切实纠正自身过错乃好学之重要表现,对改过之重要性,孔子曾反复言之,

关于君子的古文句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者:孔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者:孔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者:文天祥)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作者:摘孔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作者:孔子)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作者:孔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者:孔子)

关于君子做人做事的句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作者:孔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作者:孔子)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作者:孔子)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作者:孔子) 放于利而行,多怨.(作者:孔子)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知之为知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知之为知之的第一个"之"是代词,表示"它",在这里指的是孔子的训言:第二个"之"是语气助词,加强语气的,用来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具体的意思. 知之为知之的解释是你知道的东西,在不知道人的面前,应该是不知道,所以说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

关于廉洁的论语句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作者:孔子)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作者:孔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者:文天祥)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作者:子贡)

知之为知之的知什么意思

1.知之为知之.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 两个"知"都是知道的意思. 两个"之"都代指孔子的训言. 2.出处:<论语•为政>. 原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 前五个"知"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

孔子六言六弊意思

1.仁而不知度,愚蠢:智而不知度,放荡:信而不知度,贼害:直而不知度,绞伤:勇而不知度,祸乱:刚而不知度,狂傲: 2.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会变得愚蠢:爱好聪明才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讲诚信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爱好直率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孔子因言诛少正卯是怎么回事

少正卯,春秋时代鲁国大夫,少正是姓,卯是名.少正是周朝所设官职,少正卯的姓属于当时的以官为姓的情况.少正卯和孔丘都开办私学,招收学生.少正卯的课堂多次把孔丘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只有颜回没有去.少正卯成为鲁国的著名人物,被称为闻人.鲁定公十四年,孔丘任鲁国大司寇,上任后七日就把少正卯杀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暴尸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