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总督巡抚的副职

布政使官名。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宣德以后因军事需要,专设总督、巡抚等官,都较布政使为高。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康熙六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均为从二品。但江苏设有两布政使,一在江宁,辖江、淮、扬、徐、通、海六府州;一在苏州,辖苏、松、常、镇、太五府州。二司的长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藩台、臬台,同为省长。

时间: 2024-11-04 10:14:42

清代总督巡抚的副职的相关文章

这几个官哪个大总督巡抚提督知府

从品级上讲,提督似乎最大,实际则不然.清朝时,采取以文制武的原则,提督虽为一品,但地位远不如总督.巡抚.清朝时明文规定,提督要受到总督和巡抚的双重节制,地位在总督和巡抚之下,朝觐.列班或在联名上书.签署公文时,都要列在总督.巡抚之下. 总督:定制为正二品. 巡抚:定制为从二品. 提督:定制为从一品. 知府:定制为从四品.

总督相当于什么官位

总督是指可以管理一省或者多省的民政军事.总督的职权类似于现在的省委书记,但由于一些总督可以统辖二.三个省(如两江总督.东三省总督),因此其实际权力往往要比现在的省委书记更大. 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则为正二品.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主要侧重于明政.其官职相当於现在的省委书记. 巡抚就是单独管理一个省的官员,军政民政都管,而巡抚又有两个属官,一个是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分别是番台和臬台,分管民政和刑. 军事力量对比上,总督和巡抚都有各自掌握的军队,总督直接掌管的部队称为督标,巡抚的部队称为抚标.

两广巡抚和应天巡抚那个权力大

单从品级上看,应天巡抚权利等于两广巡抚,其品级都为从二品. 但从政治.经济上看,应天巡抚权利大于两广巡抚,应天巡抚所管地区为应天府,即明朝前期首都,现南京. 应天巡抚:管辖应天府,即现南京,的巡抚. 两广巡抚:管辖广东.广西.以及海南的巡抚. 巡抚: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军政.民政的大臣. 清代的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其品级为从二品. 北周与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抚之事,系临

清朝中丞是什么官职

中丞,这是的明代沿用叫法,都察院的副职都御史即相当于前代的御史中丞.明.清两代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使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例兼右都御史衔,因此明.清巡抚也称中丞.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清朝中丞是几品官

中丞这是明代沿用叫法,都察院的副职都御史即相当于前代的御史中丞.明.清两代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使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例兼右都御史衔,因此明.清巡抚也称中丞.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中军是什么官职

中军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解释. 清代总督直辖的绿营兵称为督标,巡抚直辖的称为抚标标的统领官称为中军,督标的中军由副将,抚标中军由参将担任.中军的性质相当于总督.巡抚的卫队长和副官长. 中军为中军将军的简称.此外,尚有"中军元帅"."中军都督"."中军都将",亦有省称为中军.明朝嘉靖二十九年,京营三大营之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各设中军官十一人,位在千总之上,俱由本营内推选. 清朝绿营宫中各标.协.营的站首领官称中军,负责协助领兵长官统理所辖各营军务,

抚台大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抚台大人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省委书记,抚台一般指巡抚,"巡抚"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初创于宣德.正统时期,逐步发展于景泰至正德时期,到嘉靖年间基本确立. 明代的抚台大人拥有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代的巡抚掌本省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巡抚任用多为大臣会推后,再由天子任命.

中丞大人是几品

中丞大人是三品.中丞是清朝对巡抚的尊称,还有中堂.部堂等.中丞同时还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职,这个职务相当于古代的御史中丞,所以被尊称为中丞.丞是明代沿用叫法,都察院的副职都御史即相当于前代的御史中丞.明.清两代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使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例兼右都御史衔,因此明.清巡抚也称中丞.

公者千古私一时的意思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的意思是为了国家付出生命,为百姓谋利益.谋福利,足以让美名流传千古.为一己谋私利,只能显赫一时.出自清·吴大澄<峿台铭>. 清代湖南巡抚吴大澄撰书的<峿台铭>,恰似碑林的前言.它首先介绍了浯溪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沿革,最后一段话很有哲理:"园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胜,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大贤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处,思其文辞.次山私之,谁曰不宜?"但最后又说:"次山私之,谁曰不宜?"次山,即唐代诗人元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