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在家居士五戒是可以披搭幔衣的。

幔衣又称作礼忏衣,因为未现田相,所以是出家的沙弥、在家五戒居士和在家菩萨戒居士礼佛、忏悔、诵经、听经以及参加法会所披搭的。因此如果已经受了五戒,那么礼忏衣就可以披搭,这样做是如法的。

不过,在家居士只要诵经拜佛结束就必须抽下来。五戒以上的在家居士们在没有法事活动也穿着幔衣是不如法的。

也有五戒居士没有幔衣一说。比如净空法师所言便是。但是毕竟古来大德高僧也已经开许了五戒居士披搭幔衣,否则也不会收录于仪轨之中更不会收录于课本之内,所以吾辈凡夫也就不要计较是否可以了。更何况幔衣本无田相,算不得福田衣,因此没有越界之说。

时间: 2024-10-04 07:04:19

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的相关文章

可以多次受五戒吗

可以多次受五戒,因为五戒是大成佛教中的行为准则,一般无法做到的话,可以再次进行受五戒,并且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受五戒

具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条件才可以受五戒.佛教中的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也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淫曰礼,不妄曰信,不酒曰智.

三皈依必须受五戒吗

三皈依不必受五戒的,因为一般来说三皈依和五戒是分开的,也可以先皈依,自己觉得机缘成熟再受五戒.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三皈依是三皈依,五戒是五戒,不是一回事.

皈依受五戒和不受戒有什么区别

皈依,一次即可.受五戒,如果第一次未受到戒体,可以受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第四次乃至更多次,直到受到所谓戒体,是指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这种功能称为"戒体".此戒体虽属色法,但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关于戒体,<释氏要览>是这样解释的:戒体,又名苾刍性.梵语三跋罗.俱舍明了等论皆译为护.即是无表思(思即是第六识相应善思也.又名无表色.有止恶防非功能.故云护).金刚钞云.出戒体有三.初克性出体.即无表思一法也.通种子现行.次相应

皈依佛门一定要受五戒吗

皈依佛门一定要受五戒,佛教徒,应该要履行求受三皈五戒的仪式,因为这个仪式有法的作用,对修行生活都很有好处,能够得到一个依靠的力量. 拓展资料: 1.佛门皈依没有条件,任何人都可以皈依佛门,皈依最重要的是内心的皈依,外在的形式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佛法重实质而不重形式.只在形式上的皈依是得不到任何的受用的. 2.皈依佛门第一步就是受五戒,这五戒是"根本戒","根本戒"的意思就是不管你信不信佛,也不管你受不受戒,违反了都要受到恶报.因此,受持五戒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受五戒什么意思

受五戒指的是皈依佛教的人需要遵守佛教最基本的五条戒律.五戒分别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对于学习佛法.信奉佛教的人来说,严谨遵守戒律是绝对的重要. 三皈五戒是佛陀所制的戒律.为了教导弟子如律受持,是约束心身,断恶行善的灵丹妙药.戒规虽对出家的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四众弟子制定的,其实对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二众弟子,同样是应该遵守的. 在受五戒之前,一定要先受三皈法,就是皈依三宝,为佛弟子,积累善根,趋向佛道.然后更进一步受持五戒,为入道的根本行门,有了五戒,方才植下

受五戒后可以吃荤吗

受了五戒能吃肉.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吃肉并不违反戒律. 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道教五戒即太上老君五戒,后人托称太上老君名演说之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邪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

受五戒的条件都包括哪些

深信佛法.发愿要学佛.五戒是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和喝酒.五戒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受持五戒能使人们获得人天福报.譬如不杀生能永保长寿.不偷盗能拥有福报.不邪淫能相貌庄严.不妄语能受众人爱戴敬仰.不饮酒能得慧性清净.戒是一切修行法门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都必须由持戒才能生起,因此<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受五戒后注意什么

佛教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 居士们心中有佛,每天常念阿弥陀佛,所以在言行举止都是以善为本,助人为乐.居士守五戒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要切记,五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