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楼表达了什么感情

《登楼》主要抒发了作者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登楼》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寄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融山川古迹、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都从空间着眼,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时间: 2024-10-06 01:03:16

杜甫的登楼表达了什么感情的相关文章

醉翁亭记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

<醉翁亭记>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玩乐,却不知道太守是因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醉翁亭记>全文贯穿一个"乐"

别董大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别董大>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作者豪迈豁达的胸版襟. 这两首送别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送别的对象董大的身份尚无法确定.敦煌写本<唐诗选>残卷题为<别董令望>,此董令望不可考.有学者认为,董大就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天宝六年春,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天宝六年冬,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故址

鲁迅的故乡表达的思想感情

鲁迅的故乡表达的思想感情: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到成年人的麻木,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过程.这样的悲剧在今天或许还在演绎,不过是麻木的特点不同而已. 2.从闰土.杨二嫂的身上可以看到旧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渴望故乡可以说是渴望一个纯真.美丽的精神家园,然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现代社会的思想道德的庸俗化,使作者感到十分的失望.

归家表达的思想感情

<归家>前两句写出了稚子的天真与可爱,用来衬托后两句诗人的严肃的沉思.<归家>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于后两句中,后两句其实是诗人的自问,自己在官场沉浮,去争生活,争名利,不知不觉人已渐渐老去,双鬓渐染.诗人抒发了淡淡的对日薄西山的感叹,赢得二字更是刻画了诗人一种安详之中略带苦笑的神情.

杜甫<咏竹>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是杜甫赴好友严武家宴饮时同题之作.杜甫以欣喜的心情,细腻地描绘对竹的喜好,歌颂春天的新竹,出土不久"半含箨",新梢刚刚过墙,是嫩竹.和风细雨中,新竹摇曳生姿,怎能不让杜甫情不自禁生出怜爱之心?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感叹,对竹子的生命力大加赞赏.

登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后主祠"却是远景."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作者眼里,山河依旧在,只国家破合家亡.用花流泪.鸟惊走,说明人们流离,心伤.同时也是作者自己的心伤.家人联系不上,岁月却渐渐流逝.感叹生命的短促,人生的无奈.作者为国家哀伤,为家人担忧,为人们流离感慨.春望就表达了:安史之乱时,对国家的爱,对人们的爱,对家人的爱.爱国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求杜甫的登楼包括意思

锦江春色来天地.首联气势突兀不凡,玉垒浮云变古今,颈联议论壮怀激烈,抒发爱国感情和自伤的诗篇,寄情深远,也是杜甫七言律诗中的绝唱,万方多难此登临,西山寇盗莫相侵,认为是"气象雄盖宇宙"的佳作. 赏析:这首感时抚事.历代的诗论家对此诗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末联婉而多讽. 北极朝庭终不改,日暮聊为梁甫吟. 可怜后主还祠庙.此诗约作于广德二年(764)重返成都时,颔联景色雄丽壮阔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

石壕吏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1.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悲痛和同情. 2.<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为"三吏三别"之一. 3.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