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权法116条的问题

《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时间: 2024-08-20 13:12:40

关于物权法116条的问题的相关文章

物权法74条司法解释

<物权法>第七十四条车位.车库的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物权法176条怎么理解

<物权法>176条规定: 第三人提供物保和保证人同存的时候,债权人可以向物的担保人行使债权,也可以向保证人要求行使债权.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对于第三人作为物保担保人与保证人之间没有约定责任份额的情况,原<担保法>是这样规定的: 1.有约定按约定: 2.没有约定如下: 1.物保价值高于保 证时,份额均等: 2.物保价值低于保证时,以实际价值承担.

新物权法139条说的是什么

说的是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 具体内容为:<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登记时设立.登记机构应当向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发放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

民法孳息是什么意思

孳息是民法中的一个法律概念,它指由原物所产生的额外收益.根据民法,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孳息本为原物之对称.其概念起源于罗马法时代,最初是指由土地产生的按期供人畜食用之物,例如麦子等.后来,随着法学的日渐繁荣,孳息的含义渐广,不再单指土地的出产物,还包括依原物的用途而按期产生的各种收益,不仅有植物的果实,而且牛马所生的小犊小驹,甚至是矿场的矿物等均构成孳息.<物权法>第116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而法

房屋的租金是孳息吗

是孳息.在房屋出租过程中,所得到的全部的租金,其实都是属于孳息. [法律依据] <物权法>第116条,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孳息与利息的区别

孳息指由原物所产生的收益.在民法上,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收益,如果树结的果实.母畜生的幼畜. 法定孳息指因法律关系所获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据租赁合同收取的租金.贷款人根据贷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需注意的是,物之收益需与原物分离才能称之为孳息,如尚未分离,仍为原物的组成部分,不能称之为孳息,如树上未落的果实. <物权法>第116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而法定孳息,当事人

孳息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孳息是民法中的一个法律概念,它指由原物所产生的额外收益.根据民法典,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收益,比如,果树结的果实.母畜生的幼畜,母鸡与其所下的蛋.法定孳息指因法律关系所获得的收益,如贷款人根据贷款合同取得的利息,出租人根据租赁合同收取的租金等. [法律依据] <物权法>第116条,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物权法>将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民法

什么叫孳息经济法

孳息指由原物所产生的收益. 在民法上,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收益,如果树结的果实.母畜生的幼畜等. 法定孳息指因法律关系所获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据租赁合同收取的租金.贷款人根据贷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物权法>第116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而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如何正确认识破坏交通工具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它有下列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犯罪对象是刑法明文规定的特定交通工具. 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足以使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破坏性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法律依据] <刑法>第116条,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