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德意日何英法争夺殖民霸权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英国遭到重创,丢掉了世界霸主的宝座,国力一落千丈,沦为准一流强国,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面对世界各地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英国人已经无力维持在全球的殖民统治,因此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放弃了在海外的殖民统治。作为英国治下最大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国想要维持在印度的统治已经力不从心,英国人已经无力压制觉醒的印度人,也无力维持在英属印度的殖民统治,所以被迫放弃了印度这块殖民地。如果英国像后来的葡萄牙那样强行压制殖民地独立,后果不堪设想。葡萄牙因为强制维持在海外殖民统治,最终成为了欧洲最穷的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差点崩溃,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英国人充满了政治智慧,外交手段玩的炉火纯青,他们同意印度独立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精明的英国人可是很少做赔本买卖的。事实上,当时的印度已经成为一个烂摊子,英国人放弃是非常明智的。
2、二战前,印度人就已经和英国人产生了离心,一直试图摆脱英国人的统治。二战爆发后,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英国人不得不和印度人和解,希望得到印度人的帮助。英国人承诺二战后允许印度独立,所以二战中印度人全力支持英国人。在二战中,有超过200万的印度军队在协助英国人作战,成为英国人的左膀右臂。当然,也有一些不信任英国的印度独立势力投靠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轴心国,他们希望借助轴心国的力量恢复独立。战后英国人同意印度独立,既是实现当初对印度人的承诺,也是对印度独立运动高涨的一种回应。当然,英国人从心底是不愿意放弃印度的,不过大局已定,英国人已经无力改变局势,所以只能顺水推舟让印度独立。不过,英国人也没有让印度人舒服,他们制造了印巴矛盾,让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掐到现在。
3、二战后,由于二战的重创,英国人伤亡惨重,厌战情绪严重。因此,以温和著称的工党领袖艾德礼接替了强硬派首相丘吉尔,艾德礼的上台,标志着英国的施政方针开始转向。艾德礼对维持海外殖民统治不感兴趣,他的执政方针是稳定英国国内经济,改善英国民众的生活状况。艾德礼认为战略收缩有助于维持英国人的地位和利益。如果英国人强行压制殖民地统治,英国会被拖垮,会让英国陷入被动,所以他才同意了印度独立。其实,艾德礼同意印度独立也是无奈,因为不管是英国政府还是民众都已经厌倦了战争,对满目疮痍的英国充满了忧虑,他们希望的是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事实证明,英国人是明智的,英国人放弃了印度但成功的恢复了经济,换来了民众和平富裕的生活,同时和印度保持了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