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推荐史记这本书

1、《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2、《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时间: 2025-01-12 15:59:56

为什么推荐史记这本书的相关文章

史记这本书有什么历史地位

<史记>是中国通史的创始之作和正史的首部作品,也是纪传体史书的第一部巨著.司马迁创立的四体史书格式也成为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格式,所以司马迁被后世评价称为史圣.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中国一本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史记&g

史记和24史哪本书更好些呢

两本书各有千秋: 史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后汉书:即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 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正史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

史记管晏列传

<管晏列传>选自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卷六十二.列传第二,是春秋中后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 司马迁略去了二人的主要事迹,而论其轶事.文章着重选取了管鲍之交.晏婴推荐越石父和作者的故事,娓娓动人,天然成趣,于细微处见精神,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爱憎.作者惨遭李陵之祸身受腐刑,平生所交不为一言,故写管鲍之交,写晏婴赎越石父,无不是借题发挥. <管晏列传>这篇文章的写法比较奇特,它并不全面系统地写两人的生平政绩,而是选取两人的一两件轶事来写,就是这些小

史记都是文言文的吗

史记都是文言文,现在市面上的史记都配有现代文翻译的版本.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原名太史公到了三国时期,这本书才被明确称为史记.司马迁的史记在汉魏期间属于禁书,官民不得自由阅读,即使是王公诸侯亦没有此权利,而且删去史记的孝景本纪.孝武本纪等10篇,其他篇章亦多有篡改.今日史记的版本,与司马迁的原稿差别很大.东汉明帝.魏明帝曹睿等君主都曾痛批司马

史记属于哪一类历史

1.<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2.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1.<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2.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 3.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

左传和史记的区别

左传和史记在叙事体例上是有区别的.<左传>的体例是编年体,严格依从时序叙事.<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主体,将人物事迹多层次复合.多向度有机连缀. 1.左传和史记叙事体例的区别 <左传>的体例是编年体,严格依从时序叙事.但在个别段落中,时间的线性流动常常被"倒叙"等叙事手法打断.但总体上还是严格以时为序. <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主体,将人物事迹多层次复合.多向度有机连缀.叙事者关注的重心在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在阅读

史记哪个注释本较好

1.中华书局出版的三家注史记,是裴骃的<集解>.司马贞的<索隐>.张守节的<正义>的合编本. 2.<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

史记作者是谁

1.史记作者是司马迁. 2.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韩城南,另说今山西河津),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3.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