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散曲的基本格式

基本格式:在语言方面,既注意一定的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散曲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曲中还可以增加衬字,这使得散曲趋向口语化、俚俗化,起到了使曲意明朗活泼、穷行尽相的作用。

定义: 散曲汉族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汉族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

时间: 2024-10-06 13:57:10

元曲散曲的基本格式的相关文章

元曲的特点 散曲有几种

1.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2.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是什么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元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

一般所说的元曲指的是什么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散曲可以分为几类

散曲可以分为小令与套曲两类.小令又被称为"叶儿",是散曲中最早产生的体制.一般说来,小令是单只曲子,但还包括"带过曲"与"重头小令".套曲的体制有三个主要特征:由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只曲组成,宫调不同而管色相同者,也可"借宫".一般说来应有尾声.全套必须同押韵.散曲元散曲的流行早于杂剧,其格式和体制对杂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散曲在金.元之交就被文人士大夫所采用,称为"新乐府".由于宫廷朝会大合乐时采用散曲,并且

元曲包括什么和什么两种

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他们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马致远散曲

<清江引樵夫觉来山月底><清江引西村日长人事少><清江引林泉隐居谁到此><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方宁贴><南吕四块玉雁北飞><拨不断菊花开><拨不断名利竭><乔木查想秦宫汉阙><四块玉带月行><四块玉酒旋沽><小桃红><落梅风><拨不断叹世><蟾宫曲><四块玉马嵬坡>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被誉为马神仙,大都人,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

散曲包括什么

1.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2.套曲:又称"套数","散套",或者"大令",它是从宋.金时期的唱赚.诸宫调等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支不同曲牌的曲子连缀在一起,少则数首.多则十几首,甚至几十首,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这些连缀的曲子可根据需要在同一宫调中进行选择,但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且一韵到底,且末了都用"煞调"和"尾声"结束: 3.小令是元朝散曲的一种,元曲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套曲与小

元曲四大家各有什么代表作

1.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2.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它是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发达.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产物,也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主要是歌舞艺术.说唱艺术.滑稽戏等长期发展.相互融合的结果. 3.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

元代著名散曲作家有哪些

关汉卿:"汉卿"是字,号已斋,汉族,解州人,另有籍贯大都和祁州等说.元杂剧奠基人, "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在河曲县为他修有白朴塔.后徙居真定,晚岁寓居金陵,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郑光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