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孔子回答的胡琏指什么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瑚琏,是宗庙盛黍稷即小米、黄米的。但是它绝非一般的盛食器,而是上至周王、诸侯,下至卿大夫,置于大堂之上、宗庙之中、黄泉之下,极为尊贵、超绝华美、实有大用,贮能裕养,因而可以和鼎相配而且同用,只是尊贵稍次并欲世代享有、须臾不离并永远留传的大宝礼器。

时间: 2024-11-10 19:45:18

论语中孔子回答的胡琏指什么的相关文章

论语中孔子讨厌的弟子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中孔子前后说法矛盾的句子

1."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与"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相矛盾: 2."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与忠君之思想相矛盾: 3."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斐然成章是褒义或贬义至今尚在争议: 4.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相矛盾.

论语中孔子的语录有哪些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7.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中的六艺指什么

论语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种技能,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也就是六艺.其中的礼为礼节,乐指的是音乐.诗歌.舞蹈等,射表示射箭技术,书为书法,包括六书,数即算法(计数),包括数艺九科.

论语中的义指的是什么

<论语>中的"义"主要是指应当的.合理的和善的.美的事是应该做的. 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三点: 1.是立身处事之本.它是内在的道德律令.因此,说话要不离开它的宗旨,闻"义"一定积极行使,见它要付诸行动; 2.是崇德.君子要立足于"义于之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要以它来自我裁制,把它作为根本的行为要求和最终的价值取向; 3.是富贵的原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是在得失.贫富.贵贱取舍中所应遵守的原则与信条.

论语中认为为人之本的是什么

论语中认为为人之本的是:孝悌.孝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iàotì.孝,指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悌,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简言之:孝敬父母.尊重爱护兄弟姐妹.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中勇者不惧什么意思

"勇者不惧"出自<论语,子罕>."勇者不惧",不是指逞一时的匹夫之勇,其意思是指勇敢的人不会畏缩,尤其是是当大难来临时置生死于度外的心态.<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司马牛请教如何去做一个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不大明白,接着又问:"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称作君子了吗?"孔子的回答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就是说,如果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

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品行

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品行论述有"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7次.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