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名对联急

历史人名对联如下:

1、风入林则徐徐向前,诗逢唐才常常遇春;

2、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3、 李花开太白,苏木长东坡;

4、苏武牧羊犹奉节,昭君出塞可怀柔;

5、露花倒影柳叁变,桂子飘香张九成。

时间: 2024-07-30 22:16:19

历史人名对联急的相关文章

求迎新送老晚会对联急急急

关于迎新.送老的晚会对联: 1.老骥卸辕辙万里,前树常青荫三华: 2.今晚与学兄学姐携手共舞,明朝看帅哥帅妹并肩远航: 3.长航学子胸怀天下,绿色学院境界人文: 4.寒窗十年终圆梦,今日重新起航: 5.壮志豪情谱新篇,我们携手共进: 6.山美水美花美草美校园处处堪称美,天新地新人新事新师生个个喜迎新: 7.纳百川之流四海英才齐汇汉水河畔,通千古之典八方学子共聚信息学院: 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利时机宜奋进,兴邦需人才富国靠科技无穷奥秘再钻研.

四川省内江市的名胜古迹的对联急

1.西林古刹耀古今, 大千园林美名扬: 2.大洲之大大于胸怀, 甜城之小小于拥抱: 3.三元俯瞰绿水绕东城, 圣水仰视白云环碧天: 4.石碑刻录历史沉淀, 古宇荡漾今朝风采: 5.重龙幽幽树青青, 孔庙深深草盈盈: 6.培伦英勇犹还在,大千豪气今尚存.

断案子一铁面无私是哪个历史人名

是包青天包拯.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

好听的古代历史人名

荆轲.聂政,毛遂.蚩尤.张天师.赵云.关羽.鲁班.盘古.炎帝.黄帝.专诸.苏洵.苏轼.苏辙.卫青.杨业.蒙毅.李斯.要离.曹操.华佗.李时珍.叶天士.甘罗.苏秦.墨翟.孔子.鬼谷子.孙武.孙膑.司马迁.司马光.姜子牙.张仲景.庄子.孟子.老子.妈祖.玄壮等等.

求来自寓言神话历史的成语急

拔苗助长.井底之蛙.刻舟求剑.滥竽充数.南辕北辙.惊弓之鸟.对牛弹琴.画蛇添足.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叶公好龙.鹬蚌相争.黔驴技穷.东施效颦.杞人忧天.狐假虎威.买椟还珠.画饼充饥

描写居里夫人的对联急

天道酬勤,荣膺夫妻母女三诺奖, 厚德载物,勇攀物理化学两高峰. 玛丽·居里,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

红薯的历史是什么急急急

1.野生种起源于美洲热带地区,由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成功,抗病虫害强,栽培容易. 2.哥伦布初见西班牙女王,由新大陆带回的甘薯献给女王,西班牙水手将甘薯传至菲律宾. 3.明朝万历十年,由西班牙殖民地吕宋引入中国,由东莞人陈益从安南首先引入广东. 4.万历二十一年五月,福建长乐人陈振龙由吕宋携带回中国,福建巡抚金学大力推广,并撰<海外新传七则>. 5.<农政全书>详细记述番薯的种植方式,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南人用当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

九夏三冬是什么意思

九夏三冬是由两个词语组成,指的是对联里九夏对三冬才能对仗工整. 一.解释: 1.九夏:夏季,夏天. 出处:晋代陶潜<荣木>:"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2.三冬:冬天,冬季的三九寒天也可称为三冬. 出处:宋代张元干<好事近>:"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绝." 二.来源: 历史中对联的对仗积累:"天对日,雨对风.九夏对三冬.祥云对瑞雪,滴露对垂虹.杨柳池塘风淡淡,梨花院落月溶溶.天高地迥,水阔山重.云深雾暝,露重霜浓.月楼三弄角,烟寺五

对联的历史有多少年

对联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