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民间音乐是什么

南北朝时期的民间音乐是清商乐。清商乐又称清商曲,隋唐时简称清乐。是南北朝音乐生活中占居主导地位的一种传统音乐。清商乐是晋室南迁之后,旧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地区民歌发展起来的“吴声”、“西曲”相结合的产物,是相和歌的直接继续和发展。

清商乐是东晋南北朝期间,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俗乐之总称。包括“中原旧曲”、“江南吴歌”、“荆楚西声”三种成分。南北朝时期的清商乐主要是以民族融合为特点,是我国音乐文化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融合,所以清商乐主要侧重在民间音乐上。

后期清商乐逐渐发展成一种歌舞形式,并配以管弦乐器为之伴奏。

时间: 2024-08-06 21:27:05

南北朝时期的民间音乐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律学

律学是指研究律制构成与应用的科学.诞生于秦汉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律学须对音乐所用的音律进行研究.音乐所用的音绝大多数是有确定高度的,律制则是以某特定音程为基础,用数学方法规定的一系列乐音高度的体系.体系中的每个单位称为"律":音阶是按照音程关系的一定规格从律制中选择若干律而构成的音列,其中的每个单位称为"音"."音"与"律"合称"音律"时,除指律制外,兼指在高度上作精确规定的所有乐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也叫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也叫魏体.从书法史上看"魏体"是楷书的发展时期其楷书后又被称为"正书"或称为"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版写成扁形,北魏书风多姿多彩,方正大魏体的设计源自以<始平公造像>为代表的方重恢弘的一路书风,适用于人文类的书刊标题,以及广告和产品包装的设计.

魏晋南北朝时期时间轴

魏晋南北朝主要分三个阶段,分别是:三国时期(220年-280年).两晋(265年-420年)与南北朝(420年-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刘裕代东晋建立,至公元589年而终.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魏朝(曹魏).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的大梁国是公元多少年

公元502年至公元560年,起于梁武帝萧衍,亡于萧敬帝梁方智,另萧察曾建西梁,亡于隋.萧铣在梁亡后于江南重建萧,五年后为隋灭. 南梁,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萧衍取代齐朝称帝而建,定都建康.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太平二年,陈霸先废帝自立,定国号为陈,以陈代梁,建立陈朝.自此,梁朝灭亡,共历四帝,五十五年.另外萧衍的孙子萧察曾在江陵建立西梁,共传宣帝萧察.明帝.后主萧琮三世,存在共三十三年.后亡于隋朝.至隋末大业十三年,萧铣在江南

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民间音乐

1.跟随时代的脚步,吸收新的精粹. 民族民间音乐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协调发展,从而保持原有的特色,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固步自封的保留.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保护和传承原生态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最有效的办法. 2.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有意识的传播. 目前,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以学校为传承和发展的阵地,教师通过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将我国民族与民间的音乐文化知识等传承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引导下会逐渐去了解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与知识,同时慢慢爱上它,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特点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继承了秦汉时期艺术造型的风格,是佛教盛行的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继承了两汉的传统,同时受到古印度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由于受到民族融合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受到了西域和汉族文化影响,云冈佛像受西域造像艺术的影响,保存较多的古印度佛教艺术的风格.佛面方圆,两肩齐平,深目高鼻,衣纹厚重凸起,线条简洁,是典型的胡人形象.龙门石窟,无论佛像造型,还是龛饰壁雕,都具有中原文化特征.

南北朝时期有哪些国家

南朝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止于589年隋灭南朝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风格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世家大族旺盛时期,如有名的琅琊王氏,大家士族的兴起,导致了士族子弟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表现在艺术上时就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同时又因为民族的融合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传入使得当时的艺术表现更加的开放与融合.

求南北朝时期燕国的历史

南北朝时期燕国的历史: 黄帝的后代中有个叫伯儵的,商朝时被封于燕,建立燕国,历史上为与蓟地燕国相区别,称作南燕.此燕国为姞姓,一直延续到春秋,<左传>记载隐公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桓公十二年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十三年公会纪侯.郑伯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十八年王子克奔燕,庄公十九年卫师.燕师伐周,二十年郑伯执燕伯仲文,以其伐周之故,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名燕姞,所说的都是南燕.后来南燕灭国,伯儵的后代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燕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