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主要意义在于为机体提供磷酸核糖和NADPH。1、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2、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1)NADP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2)NADP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3)NADPH还用于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时间: 2024-08-11 09:42:05

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的相关文章

磷酸戊糖途径名词解释

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中间代谢产物的过程. 磷酸戊糖途径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一种方式.由于此途径是由6-磷酸葡萄糖(G-6-P)开始,故亦称为己糖磷酸旁路.磷酸戊糖途径是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条糖的分解代谢途径,但在不同的组织中所占的比重不同. 磷酸戊糖途径在胞浆中进行,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G-6-P脱氢生成6-磷酸葡糖酸内酯开始,然后水解生成6-磷酸葡糖酸,再氧化脱羧生成5-磷酸核酮糖.NAD

磷酸戊糖途径分为哪两个阶段

磷酸戊糖途径分为氧化反应和非氧化反应两个阶段.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phosphatepathway)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一种方式.由于此途径是由6-磷酸葡萄糖(G-6-P)开始,故亦称为己糖磷酸旁路. 葡萄糖(glucose),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天然葡萄糖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属于"右旋糖".

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是什么

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戊糖途径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一种方式,由于此途径是由6-磷酸葡萄糖(G-6-P)开始,故亦称为己糖磷酸旁路. 戊糖磷酸途径的氧化阶段的两步脱氢反应在生理条件下是不可逆的,为整个戊糖磷酸途径的限速反应,催化这两步反应的G6PDH和6PGDH都是该途径的限速酶.磷酸戊糖途径是一条重要的多功能代谢途径.

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萤火虫的发光器官位于腹部后端的下方,该处具有发光细胞.发光细胞的周围有许多微细的气管,发光细胞内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激活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 萤火虫不论雄性的还是雌性的,夏秋的夜晚都会一闪一闪地发光.雄虫比雌虫的个体小一些,但发出的闪光却亮一些.萤火虫发出的闪光,主要是求偶的信号,用来吸引异性前来交尾.萤火虫有许多种,如平家萤火虫.姬萤火虫等.不同种类的萤火虫会发出各自特定的

糖异生作用和其生物学意义

糖异生作用是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七步进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还利用另外四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过程中不可逆的三个反应. 糖异生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1.保证在饥饿情况下,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2.在激烈运动时,肌肉糖酵解生成大量乳酸,经血液运到肝脏可再合成肝糖原和葡萄糖,因而使不能直接产生葡萄糖的肌糖原变成血糖,并且有利于回收乳酸分子中的能量,更新肌糖原,防止乳酸酸中毒的发生: 3.进食蛋白质后,肝中糖原含量增

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特点

磷酸戊糖途径的特点: 1.不完全氧化途径,过程中有碳6分解为碳5.碳4.碳7. 2.完全氧化,由碳6分解为3个二氧化碳和碳3碎片. 3.核糖磷酸和合成核糖的必要原料,体内核糖的分解也是这一途径. 4.赤藓糖磷酸.景天庚酮糖磷酸是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前体. 5.生成还原型辅酶可提供生物合成代谢所需的氢. 6.将戊糖代谢与己糖代谢联系起来. 7.受葡萄糖磷酸脱氢酶和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两个关键酶调控.

呼吸链的生物学意义

呼吸链的生物学意义为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是由一系列电子载体构成的,从NADH或FADH2向氧传递电子的系统.还原型辅酶通过呼吸链再氧化的过程称为电子传递过程.其中的氢以质子形式脱下,电子沿呼吸链转移到分子氧,形成粒子型氧,再与质子结合生成水.放出的能量则使ADP和磷酸生成ATP.电子传递和ATP形成的偶联机制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

EMP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EMP途径,又称糖酵解或己糖二磷酸途径,是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代谢过程,即EMP途径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同时释放出少量ATP的过程.它的生物学意义是:首先,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合成少量ATP,满足无氧供能或者紧急大量供能的需求:其次产物丙酮酸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一步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释放能量.

简述西汉废除肉刑的意义

1.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法制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在汉代由于社会进步,于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在世界上率先废除了肉刑(改用笞刑代替肉刑),与肉刑一同废除的还有秦朝的"连坐"罪: 2.这次改革改变了原来包括肉刑的奴隶制五刑制度,这是奴隶制五刑向封建五刑制过度的开始: 3.这次刑制改革是中国古代刑制从野蛮时期到文明时期的转折点,此后,到南北朝时期,肉刑逐渐被废除,封建五刑制到北齐时出现了雏形,为隋唐封建五刑制的定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