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摩地是什么意思

三摩地是一个佛教术语。又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意译为等持、正心行处、心一境性,意指专注于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出自于《奥义书》中,亦为传统印度教修行方式之一,八支瑜伽的第八支。后为佛教所吸收,将持戒、禅定、智慧三者合称为三无漏学。佛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说“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

时间: 2024-08-09 14:02:39

三摩地是什么意思的相关文章

三摩地是怎样一种境界

三摩地是梵语音译.其实就是入定的意思.入定即入于禅定.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定为三学.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专知注于一境.可区分为有心定.无心定等种.有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为等待多年后将出现于世的圣者而入定者.若欲入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弹指为佳. 梵(fàn)语,印度语言之一.(英文:Sanskritlanguage,天城体书写:संस्कृतावाक्,拉丁字母转写:saṃskṛtāvāk,简称संस्कृतम्,saṃskṛtam),汉传佛教称此语为佛教守护神梵天所造,因此称其为梵语

入孝三摩地是什么意思

入孝三摩地表示:其表面现象是入定了,但定在哪里大有分别.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是入定,定在大觉海.大智慧现前,五蕴皆空.气功师入定,是神识出游了,身体留下,神识出门. 三摩地真正的意义是进入大智慧的境界,有如观自在菩萨的行深智慧.所以可以说,入三摩地也就是心经里说行深般若波罗密,去了另一个境界,说法不同而已.

如何打开心轮

打开心轮可以练习瑜伽,心轮有八条支脉.心轮在佛法上又称为"法身轮",它的作用在于开展我们的心智和灵性上的功德.心轮对我们的助益尤其深大,因为在三摩地禅定中时,心轮可增上我们的了悟.心轮不仅可以增上我们的悟境,事实上,我们入定的能力也是来自它.这种助力加上我们的实修,心轮确可让我们在睡眠中溶入净光,将我们昏沉的睡眠转化为净光.

出家人必须烫戒疤吗

出家人必须烫戒疤,烧戒疤,又称燃顶.受戒时在头顶上燃上九个或十二个香疤,因为是在受戒时燃的,故称戒疤,是汉僧受戒的一种标记.燃顶烧香疤的作法,有大乘经论作为依据.如<梵网经>四十八轻戒之第十六条说:"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说:"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 又<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

首楞严大定是什么意思

首楞严大定的意思:首楞严是梵语,印度话,翻译中国话叫大定,一切定的总名,就叫大定.名词很多,妙奢摩他.圆满了,一切定圆满了,叫妙舍摩他.定,加个妙,妙舍摩他.或者叫三摩地,或者叫禅那,这叫别名.首楞严是总名,别名妙舍摩他.三摩地.禅那,有这三种别名.首楞严一定具足三种,不是一般的定,不是修证引起的那个定,所以叫大定.咱们起心对的境界,对心观境,这个定不是的,这个是自体本性的本体,自性的本体的定.佛自己解释的,一切事究竟坚固,任何事都究竟了.都坚固了.那什么意思才能一切事都坚固?一切都在定中.一切

楞严三昧是什么意思

楞严三昧是首楞严三昧的简称,即坚固摄持诸法之三昧.为百八三昧之一,乃诸佛及十地之菩萨所得之禅定.又作首楞严三摩地.首楞伽摩三摩提.首楞严定.意译作健相三昧.健行定.勇健定.勇伏定.大根本定.

菩萨六度指哪些

菩萨六度指施度(布施能度悭贪),戒度(持戒能度毁犯),忍度(忍辱能度瞋恚),精进度(精进能度懈怠),禅度(禅定能度散乱),慧度(智慧能度愚痴). 施度(布施能度悭贪):分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与众生利乐. 戒度(持戒能度毁犯):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忍度(忍辱能度瞋恚):谓菩萨修忍度,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即能断除瞋恚烦恼. 精进度(精进能度懈怠):谓菩萨精励身心

读书三昧什么意思

读书三味解释:古人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其三,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后成为三味书屋的馆训. 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

瑜伽八支是什么

八支瑜伽,是印度六派哲学中,印度瑜伽学派所主张的八种主要修行阶段.八支瑜伽,又称八实修法.  第一支行法是持戒Yama,第二支行法是内制Niyama,第三支是体式Asana,第四支行法调息Pranayama,第五支行法制感 Pratyahara,第六支行法专注harana,第七支行法冥想 Dhyana,第八支行法三摩地Samad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