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赏析: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时间: 2024-11-04 15:00:52

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的相关文章

一去二三里是什么诗

1.<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诗又名<山村咏怀>,是宋代邵康节所作.全诗如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释义:一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一去二三里的题目和作者是谁

题目是<山村咏怀>.作者是宋代邵康节. 正文: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词背景: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所以写下了这首诗,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邵康节:字尧夫,生于范阳,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天圣四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人.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

一去二三里的作者是谁

一去二三里的作者是邵雍. 邵雍,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一去二三里和一望二三里区别

去是动词,望是形容词,一去二三里,表明动作已经开始,行动过后:一望二三里,表明未有行动开始,只是视野所过 "一望二三里"出自:邵雍<山村咏怀>. 原文是: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释义: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一去二三里"出自:徐再思<无题>. 原文是: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释义: 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

二三里怎么发照片

二三里发照片方法: 1.打开手机,在手机桌面上找到"二三里app"打开. 2.在软件底部中间位置有一个小加号,点击就可直接跳转至编辑页面. 3.进入编辑页面会看到文字.相册.上传视频等其它选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从手机里提取相片,或者现场拍摄的图片进入到编辑模式. 4.进入图片编辑模式以后,给我们选中的图片配合适当的文字,点击右上角发送即可. 5.发送完成以后,重新打开手机"二三里app"在软件底部身边栏目里就能看到我们刚刚发布的信息. "二三里&qu

一望二三里是谁做的诗

一望二三里是徐再思写的.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作者:徐再思,年代:元,体裁:五绝.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

八九十枝花这是什么古诗

1.出自宋代邵雍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译文:不知不觉一走就离家二三里远了,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路边亭台楼阁有六七座,还有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3.注释.去:指距离.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关于天气好的句子

关于天气好的句子: 1.雨后,风停了,太阳出来了,柳树也安静下来了,弯下腰,低下头,看着河水,仿佛在对着"镜子"梳理秀发.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柳树上,树上的露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顺着柳树的"长发"慢慢地流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枝叶的颜色变化多端,有翠绿深绿墨绿. 2.还好,新的一周,天气也跟着好了起来,今天早上一起床,居然看到了太阳公公红彤彤的脸,笑的那么招摇,那么灿烂.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一首歌: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 3.一去二三里,同行四五人,美酒六七瓶,九

含三的诗句

含三的诗句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 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