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本文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短文主要内容是:郑板桥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各段大意 :

1、郑板桥小时候穷,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2、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3、他写的字自成一家,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

4、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

5、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因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

时间: 2024-08-14 21:54:48

郑板桥本文主要内容可概括为的相关文章

郑板桥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文章详细介绍了郑板桥从出生到罢官归家,在扬州以卖画为生,走完了他一生中最后的生活旅程.详细概括了郑板桥画竹.画兰的喜好及其成就,分析了郑板桥作画的特点. 2.人物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清扬州府兴化县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郑板桥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卒于乾隆三十年.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乾隆元年中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

郑板桥画竹的艺术特点

郑板桥独创写意,著意趣味.传统的兰竹大多数表现为欣赏性的.娱乐性的主题,画面主要追求自然形象的真与美.绘画技能的高与低.笔墨运用的娴熟与雅俗,而到了郑板桥的笔下,除了达到这些技能技巧外,题画诗还赋予这题材新的思想内容和深邃意境,使花鸟画亦能产生思想性.抒情性,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让人看了以后,回味无穷,思绪万千.例如,他的<墨竹图>,嫩竹老竹,泼墨有香有淡,11枝竹,新.老.前.后,层次清楚,既互相交叉,又各自独立,极富立体感,是一幅优秃的作品.

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1.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2.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3.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

郑板桥擅长画什么

郑板桥画的最多的最擅长的就是竹子,他画的<墨竹图>,表达了他想为老百姓做点好事的良好愿望,更是为自己的画竹总结出眼中有竹.胸中有竹.胸中无竹的三个阶段,很有深意.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

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

1.郑板桥朝代:清代. 2.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为什么郑板桥喜欢画竹子

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郑板桥的作品,存

郑板桥的书法代表作

1.六分半书<竹石四屏题记>,把竹子和兰草画得出神入化,并在书法上大胆创新,书法风韵特异,独创六分半书,后人称板桥体. 2.<郑板桥书田游岩碑>,碑文是郑板桥摘录<新唐书田游岩传>中句,有改动.郑板桥素敬仰田游岩其人,曾屡次书之抒发情怀,此碑是郑板桥在潍县做官时所写. 3.<墨竹图题诗>,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到十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

郑板桥非常喜欢画

郑板桥非常喜欢画,他一生只画兰.竹.石. 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 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用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

郑板桥的怪脾气指的是什么

郑板桥的怪脾气指的是厌恶那些附儒风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还要骂人.他这种怪脾气,自难为世俗所理解. 郑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