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哪篇文章有提到乌镇

鲁迅的《阿Q正传》和《祝福》都提及到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苏州均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乌镇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 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全镇辖13个社区居委会和18个行政村, 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时间: 2024-09-03 12:59:42

鲁迅哪篇文章有提到乌镇的相关文章

鲁迅哪篇文章最短

鲁迅的最短篇文章是<孔乙己>. <孔乙己>简介: <孔乙己>是鲁迅所写的短篇文章,孔乙己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该作品中的主人公.文章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2篇白话小说.同时有沈正钧1998年新编自该作品的越剧,共4幕7场.选自<呐喊>.据鲁迅1919年3月26日所作的<附记>,本文作于1918年冬天.

鲁迅的那些文章提到长妈妈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琐记>这些文章都有提到长妈妈.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中就有提到.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鲁迅写国人麻木不仁是那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作者通过对留学日本生活时的回忆,以深切怀念之情,热烈赞颂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的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作者简介: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于1936年10月19日去世,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

拿来主义出自鲁迅先生哪篇文章

出自鲁迅杂文<拿来主义>. 这篇文章被收录在鲁迅先生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中.<拿来主义> 发表于1934年6月4日,作者鲁迅.内容中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文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读了天窗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读了天窗这篇文章的感受:<天窗>这篇百文章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作者茅盾通过这扇天窗看到了在倾盆大雨中的世界.本文呈现了茅盾笔下的乡下,只有木板窗和天窗,关上就地洞似版的黑屋子,孩子们每天望着天窗引发无限遐想.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

捕鸟是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文章

捕鸟是<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

鲁迅有哪些文章写到吃人现象了

只有<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1918年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抨击出了社会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发表在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上.这篇文章也被收录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当中.

老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1.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2.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这篇文章后被选入多种版本的教材.

老舍为什么写猫这篇文章

1.老舍是名副其实的"爱猫党".他一生养过很多猫,对猫的喜爱之情常常溢于言表. 2.查看老舍养猫的三个时期:济南时期.北碚时期.北京时期,大多都是和家人住在一起的时候,婚姻美满,家庭幸福.1950年4月,老舍与夫人胡絜青及其子女在一起,搬进了一所位于北京的小三合院.他在这所三合院中,当普通朋友来访的时候,请他们看花看猫.<猫>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1959年8月<新观察>第16期,初入<老舍散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