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的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通过孔子和他弟子冉有的对话展开分层论述,而且在论述中主要使用驳论的手法,最终提出“祸起萧墙”的观点,从而宣扬了儒家“仁政”的核心思想。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及治国策略:“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文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发表的三段议论。第一段话说明了他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理由;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即颛臾在鲁国一向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颛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鲁国境内,对鲁国一向不构成威胁;三是“是社稷之臣也”,意即颛臾素来谨守君臣关系,没有攻打的理由,孔子的话体现了他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反对强行霸道,诉诸武力。 第二段孔子引用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

时间: 2024-09-17 20:58:10

季氏将伐颛臾的写作特点的相关文章

季氏将伐颛臾于字的用法

于: 1.对: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从:虎兕出于柙: 3.在:龟玉毁于椟中,谋动干戈于邦内: 4.距离:固而近于费.

患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患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忧虑,担心:忧患,灾祸:疾病:危害,妨害:禁忌,忌讳等. 文言文患的意思 ①忧虑:担心.<季氏将伐颛臾>:"不患寡而患不均."<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②忧患:灾祸.<殽之战>:"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鱼我所欲也>:"则是则可以避患而不为也." ③疾病.<魏书·裴骏传>:"患笃,世宗遣太医令驰驿就视,并赐御药.&

既的文言文意思是什么

既的文言文意思具体如下: ①尽:完:终了.韩愈<进学解>:"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 ②后来:不久.<左传·成公二年>:"既,卫人赏之以邑." ③已经,--以后.<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④全:都:皆.<屈原列传>:"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⑤既然:既然是.<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qu

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翻译

翻译为: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是:代词,这,指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之臣意译为附属于大国的小国.何以,以何,凭什么.为:表反问语气.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翻译节选 原文: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翻译: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是社稷

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何处

这句文言文出自:<论语·季氏>篇的<季氏将伐颛臾> 意思: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 原文选段: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释义: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寡:指人

患在字典中的意思

1.忧虑,担心: 例句:<季氏将伐颛臾>:"不患寡而患不均." <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2.忧患,灾祸: 例句:<殽之战>:"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鱼我所欲也>:"则是则可以避患而不为也." 3.疾病: 例句:<魏书•裴骏传>:"患笃,世宗遣太医令驰驿就视,并赐御药." <晋书•桓石虔传>:"时有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什么意思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是公正的观点,因为贫富差距远远要比一起贫穷治理起来难的多.原文出自于先秦孔子的<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全文虽由对话构成,但语言流畅,富于变化,有浓厚的论辩色彩.

则修文德以来之中以的意思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解释为:像这样,如果本国以外的人不归服,就修治文教德政来使他归服:"以","以此使怎么样". 出处:<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及治国策略:"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安无倾是什么意思

安无倾的意思是: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篇季氏将伐颛臾>:"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