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武官都指挥吏等于现在什么官

明朝的都指挥使是武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管一省军权。都挥使司相当于省军区司令部。都指挥使下面是若干卫指挥使司。卫指挥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员。明朝一卫编制5500人。

指挥使,明朝的军事指挥职务, 为卫所一级最高军事长官,秩正三品。下辖指挥同知2人,指挥佥事4人等属员。

明初太祖朱元璋定兵制,采用卫所制度。卫所制融汇了唐府兵制的建军思想和制度特点,把按卫所编制的世袭服役军士同屯田紧密结合起来。其目的是,以世袭军士保证兵源充足,按卫所单位,根据战略部署分散戍屯,以保证及时抗御外来侵扰和镇压人民反抗,军队就地屯田自给,以减轻国家养兵的沉重负担。

时间: 2024-12-12 05:34:50

明朝武官都指挥吏等于现在什么官的相关文章

明朝的都指挥使是个什么官啊

都指挥使司是中国明朝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 明初,废元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武官号,统兵五千人者授指挥,以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不等.度山川形势,分设卫所.大致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人为千户所.百人为百户所,官兵均世籍. 洪武三年,升杭州等八卫为都卫.五年,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统诸王府护卫.八年,改在京留守都卫为留守卫指挥使司,诸外都卫为都指挥使司,初设十三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其后沿革,

明朝武官官职大小要有品级

明朝武官官职品位: 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从一品: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将军.都统.提督.正二品: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副都统.总兵.从二品:散秩大臣.副将.正三品: 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从三品: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游击.五旗参领.协领.正四品: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佐领.都司.指挥佥事.从四品: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正五品:三等侍卫.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从五品:四等侍卫.河营协办守

明朝武官官职有哪些

明朝武官官职有: 建威将军:明代从一品武官. 龙虎将军:明代正二品武官. 总兵:明代总兵官阶无定制. 副将:明代副总兵改称为副将,次于总兵一级,为从二品武官. 定国将军:明代从二品武官. 昭勇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毅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参将:明代总兵之下设参将分守各地.正三品武官,次于副将一级. 怀远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 定远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 明威将军:明代正四品武官. 广威将军:元明两代正四品武官. 信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宣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显武将军:元明

明朝京卫指挥使司是做什么的

卫指挥使司是统领京师的卫所,主要统领京师.明朝于都指挥使司之下设卫指挥使司,长官为指挥使1人,正三品,副长官为指挥同知2人,从三品.属员有指挥佥事4人,镇抚司镇抚2人,经历司经历,知事,吏目,仓大使.副使各1人. 京卫亲军直隶于五军都督府,京卫中管营造的卫隶于工部,此外还有屯戍陵寝的诸卫.外卫分隶于都司.行都司或留守司.各卫统领本卫及属所的军政,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的职掌分工类似于都司,凡指挥使.同知.佥事负责管理卫事者,称为掌印.佥书,分管屯田.验军.营操.巡捕.漕运.备御.出哨

大使馆武官都是间谍吗

大使馆武官不是间谍.武官作为一个国家武装力量的外交代表,常驻各国驻外使馆中,可以算作一类比较特殊的外交官.工作中,他们是使馆馆长(一般为驻各国大使)的军事助手,受使馆馆长以及派出单位(军方)的双重领导.需要明确的是,我国驻外武官均为现役军人,全部由国防部在全军优秀现役军官中选拔而出.其筛选条件中,政治可靠.业务熟练.言行得体尤为重要.武官职责中有一条,"以一切合法的手段调查与军事有关的情况."敏感的工作性质经常让武官蒙受间谍之嫌.当然,武官并非军事间谍,作为外交官,进行国际交往.信息收

明朝皇帝都有什么权利

1.在君主制度的问题上,朱元璋废除了宰相,这样文官政府直接受皇帝管理,而不需要经过另一人受理,因此皇帝的权力达到了顶峰,自此时,皇帝将军事政治宗教各种权力集合于一身,成为了制度上彻底的独裁者. 2.设立了锦衣卫制度,这种制度在国家的监察机构上又增加了皇帝的私人机构,导致了政府的权力被皇帝的私人权力所矮化,因为锦衣卫乃是皇帝私人的机构,行驶皇帝个人的意志,政府的部分监察权力实际上被架空,大大强化了皇帝个人对国家的控制. 3.军事上,朱元璋大力弱化将领的权力,将统兵权掉兵权分开,统兵的五军都督府将领

都头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都头相当于现在的刑警大队队长. 都头,军职名.唐中期诸军统帅之称,后为一部军队为一都的长官之称.唐僖宗时,当权宦官募神策新军五十四都,各都长官称都将,亦称都头.宋各军指挥使下设此官,属低级军官. 小说<水浒传>中武松曾担任都头一职.<水浒传>以北宋为背景,北宋的都头该是一个军职,相当于现在的连长.但武松有负责治安的管理,实际上又有元朝都头的缩影.这也反映了<水浒传>撰写的历史背景.

吏目是什么官

吏目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元不少提举司与明.清太医院.五城兵马司及明太常寺.盐课提举司.市舶提举司.京卫指挥使司等皆有吏目掌文书. 元中.下州参佐官有吏目,明于知州下有吏目掌文书,清则知州下吏目佐理刑狱并管理文书.在清朝之位阶为从八品.从九品或不入流.其职能通常总务面杂役,为配置如太医院.兵马司的基层官员编制之一.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执金吾等于现在什么官

执金吾(yù).秦汉时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本名中尉.其所属兵卒也称为北军.执金吾秩为中二千石﹐有两丞及候﹑司马﹑千人.属官有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又式道﹑左右中候及京辅都尉﹐也与执金吾有相属关系.武库为制造和贮存兵器的机构.中垒﹑寺互﹑都船之下皆有监狱.景帝时﹐中尉郅都曾拘捕有罪的临江王.主管武器及典司刑狱﹐也是执金吾的一项职责.东汉时执金吾属官只保留一武库﹐其余悉被减省﹐其职务主要是典司禁军和保卫京城﹑宫城的安全.执金吾每月要绕宫巡察三次﹐以预防和制止宫外水火之灾和其它非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