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何要写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在厦门。鲁迅曾屡屡谈及创作时“所处的社会状态”。在《故事新编》中说,写作《朝花夕拾》是“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的时候”。在《朝花夕拾小引》中他还说:“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楼上,已经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寄一丝安慰,排解一些苦闷;“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与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与芜杂的文章”。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时间: 2024-08-10 03:25:59

鲁迅为何要写朝花夕拾的相关文章

鲁迅写朝花夕拾的意图

<朝花夕拾>的10篇作品,以优美的语言.深沉热烈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儿时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生活片段,侧面描绘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景象.作者在追怀旧事,回忆保姆.父亲.老师和朋友的同时,也对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讽刺,爱憎分明,作品中流露着一位人间至爱者对于人生存的基本问题,爱与死的童年体验的回忆和成年以后的深沉思考. 意图:<朝花夕拾>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少年时期的生活.作者敏锐地把目光投向各个社会层面,评说世态,剖析习俗,叙写感触,抒发心声.显现在&qu

百感交集鲁迅写朝花夕拾的下联

1.壮志凌云,苏轼题<赤壁怀古>. 2.沉思五味,老舍著<骆驼祥子>. 3.千辛万苦,魏源译<海国图志>. 4.十年艰辛,刘勰著<文心雕龙>. 5.一心社稷,范相作<岳阳楼记>.

鲁迅为什么要写阿长与山海经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鲁迅不愿意面对目前的处境,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鲁迅为什么要写呐喊

鲁迅写<呐喊>的原因: 由于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国民政府统治腐败,社会黑暗,鲁迅曾经一度消沉和动摇过,但是由于他不屈的斗士精神,终于走出了阴影.他结束了长期的创作空白期,开始用新的文学形式抨击时弊,写作这部小说集的目的用他本人的"囚牢与铁窗"之说可以很好地诠释,简言之,就是要唤醒麻木的国民,解放思想,让大家警醒,中国必须有所变化!

鲁迅给山海经写了一篇文章谁知道

<阿长与山海经>简介: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

鲁迅的社戏写了什么

作者鲁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了"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 1.<社戏>通过描述看戏,偷豆的故事情节,描绘出了美丽的江南特有的景色,写出了农村孩子纯真的品格. 2.<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

鲁迅为什么要写啊Q正传

<阿Q正传>紧紧围绕阿Q而"传",自始至终以阿Q的<阿Q正传>活动作为唯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艺术形象. 其写作意图主要是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人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惨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为疗救这样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民而发出痛苦的呐喊.

鲁迅为什么要写纪念刘和珍君

一是纪念她,二是为了讽刺当政者,后者是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 "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师大人的骄傲.

鲁迅先生都写过哪些文章

鲁迅先生的文章包括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杂文<而已集>.<二心集>.<坟>. <花边文学>.<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补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 <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附集>. <且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