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言文中譬的解释

1、领悟、了解。

例:《后汉书·鲍永传》"言之者虽诚而闻之者未譬。"

2、晓谕,说服。

例:《后汉书·第五伦专》"今虽有精兵,难以赴敌,羽请往譬降之。"

3、打比方:譬如、譬犹、譬若、譬语、譬喻。

例:《老子·三十二》"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时间: 2024-10-25 01:44:07

求文言文中譬的解释的相关文章

文言文中因此的解释

1.于是,就 : 2.依靠,凭借 : 3.趁着,趁此 : 4.通过,经由 : 5.因为: 6.缘由,机缘: 7.沿袭 : 8.继续 . 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

在文言文中简的解释有什么

1.写字用的竹简.竹片.蔡邕<独断>:"策者,简也": 2.笏:手板.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一人紫衣象简前趋": 3.书信:信函.<梦溪笔谈>:"乃为一简答之": 4.同"拣",挑选.<核舟记>:"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简单:简略.<石钟山记>:"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文言文中趣字解释什么

趣 cù 古通促 督促:催促 .趣,疾也.从走,取声.<说文> 趣其稼事. 赶快:从速.趣执之,无使得遁.<明史·海瑞传> 趣 qù 形声.从走,取声.本义:急.赶快 趣 qù 动词 1.通 趋.趋向.奔向 左右趣之<诗·大雅·棫朴> 2.通 取.如:趣舍取舍 佛教谓众生因善恶行为不同死后趋向不同地方转生梵趣,谓所往.<俱舍论> 趣 qù 名词 1.旨趣:意思 ,趣舍不同.<庄子·齐物论> 2.乐趣:兴趣 , 园日涉以成趣.晋·陶渊明<归去

求文言文中固字的用法

1.名词:险要的地势.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2.动词:巩固,安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坚守,安守.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3.形容词:固执,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坚固. 江山险固<赤壁之战> 坚决,坚持.少年固强也<促织> 4.副词:表本然,原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表确然,确实,实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表让步,固然.人固有一死,或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解释如下: 1.表承接关系,列如<劝学>中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表因果关系,列如<聊斋志异>中的因而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3.表示转换关系,可是,却 等,列如<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表状语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列如<鱼我所欲也> 中的呼尔而与之,行道 之人弗受: 5.表递进关系,而且,列如<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表假设关系,如果,假使,列如<廉蔺列传>

芳在文言文中的解释

"芳"在文言文中有如下解释: 1."芳"作形声字,字从艸,从方,方亦声."艸"指"草本植物","方"指"邦国"."艸"与"方"连起来表示"各国的香草". 2."芳"同本义,常见于口语,方言,在文言文中用于赞美美貌.例句:芳草行来远,蕙兰秋意晚.佛祖意分明,学堂青玉案. 3."芳"指香气.例

文言文中关于奚的解释

奚,据甲骨文,左为手,右为绳索捆着的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 1.为什么.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奚惆怅而独悲,<韩非子>中的子奚哭之悲也? 2.什么或哪里.如:<庄子>中的彼且奚适也. 3.奴隶,又专指女奴.如:<周礼秋官禁暴氏>中的凡奚隶聚而出入者,则司牧之. 4.大腹.如:<说文>中的奚,大腹也.从大,籀文系省声. 5.因何缘故.如:<卖女行>中的骨肉奚无情?

文言文中的坏如何解释

文言文中"坏"的意思有:1.倒塌.坍塌,例如<察今>中的:"军惊而坏都舍.":2.毁坏.损坏,例如<李愬雪夜入蔡州>中的:"晡时,坏.":3.战败.溃败,例如<赤壁之战>中的:"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

不鞭书生文言文中世乱的乱的解释

1.不鞭书生文言文中世乱的乱,意思是纷乱,混乱: 2.世乱,意思是天下纷乱,天下混乱: 3.原文中王安期作东海郡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的意思是王安期担任东海郡守时,天下混乱,命令说,夜晚不能私自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