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中兵马俑的特点有哪些

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考古发掘是科研工作的一种手段,要把出土的遗迹、遗物及捕捉到的各种文化信息,加以归纳综合,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阐释其文化内涵、性质、作用及时代背景等许多重要问题。多年来秦俑考古队在研究工作上倾注了心血,先后出版十余部专著,发表六七百篇论文。把发掘获得的资料及时公布于世,让世人共同享用和研究。兵马俑坑所在地,原来是一片荒滩,树林、砂石累累,夜晚有狼出没。在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秦俑人进行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迎来了今日的辉煌。

秦俑考古队在漫长的岁月里,有些老队员先后离去,新队员不断地补充进来,大家所做的工作很多,本书仅能记其梗概,一些重要考古发现的细节也不便详细描述,只是根据自己所熟悉的资料和亲身经历,记述个人肤浅的认识和感受,实际上是秦涌考古发掘个人亲历记。

时间: 2024-08-16 06:31:54

秦兵马俑中兵马俑的特点有哪些的相关文章

大秦赋中的彩是什么意思

大秦赋中的彩相当于先秦时期的"采",用这个字来表达对某人言论的认可和称赞,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然后采也由彩来代替.剧中的彩就代表了精彩. 彩在说文解字里的意思是色彩斑斓的丝质物品,彩是采延伸出来的字,两个字有同样的意思,在<大秦赋>里彩是很好的意思,彩彩彩就是非常好,如果认同某个人说的话和做的事,都能用彩来回应,从这个字里就能看出战国时期秦人的血性和格局,嬴政能够一统六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过秦论中的名句

过秦论中的名句如下: 1.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2. 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势, 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之家, 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 南取百越之地, 以为桂林. 象郡: 百越之君, 俯首系颈, 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

烛之武退秦师中郑伯是谁

烛之武退秦师中郑伯是郑文公. 郑文公,姬姓,郑氏,名踕,郑厉公之子,春秋时期郑国第八位第十任国君,前672年至前628年在位,在位45年.前673年五月,郑厉公去世 ,儿子姬踕即位,是为郑文公,郑文公在位期间,曾数次摇摆依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前628年郑文公去世,其子郑穆公即位.郑文公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国君中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位,执掌郑国政权四十五年.郑文公在位时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失去郑庄公时代地区小霸的威风,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二流诸侯,因此郑国常受到像楚.晋这样强国的欺凌.好在郑文公一

过秦论中表示中心论点的一句是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通篇文章围绕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个文眼展开.它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并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时,也不能改正原先的过失,终致国家倾覆.

过秦论中的过秦什么意思

<过秦论>的标题中"过秦"两字是倒装结构,正常语序应该是"秦过","秦"字指的是秦国,"过"意思是过错,所以"过秦"二字意思是,秦国的过错.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大秦帝国中玄奇是谁扮演的

是苑冉由扮演的. 个人简介: 1999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 2001年开始主持中国中央电视台<动画城>节目,并演唱主题曲<快点告诉你>. 2003年出演的音乐剧<不见不散>获得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二等奖. 200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 2008年因在古装悬疑探案剧<神探狄仁杰3>中扮演小桃一角而被观众熟知. 2009年在<神断狄仁杰>中饰迎阳公主武元敏,同年在古装历史剧<大秦帝国之裂变>中饰玄奇. 2010

过秦论中文章的结构脉络是什么

全文五个段落,除了最后一段,前者均在叙事. 第一段写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力图富强,开始执行统一天下的计划.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三世,进一步蚕食六国:六国合纵,众谋弱秦,结果反为秦所困. 第三段写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以武力统一天下,又用暴政统治人民. 第四段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秦很快覆亡.总之,文章主体部分以时间的顺序写了秦兴亡的全过程,象似"述而不作",未加评论.其实,文章正是以前面的叙述,拿秦朝兴亡的史实作为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为第五段服务. 这

过秦论中中的通假字

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 3.非抗于九国之师.(抗,通"亢",高,引申为强大). 4.孝公既没.(没,通"殁",死). 5.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 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8.陈利兵

烛之武退秦师中主旨怎么体现的

文章通过记叙秦晋围郑,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塑造了烛之武这一人物的形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溢于字里行间. 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之中请求烛之武,烛之武应允前往,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后来晋也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