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背景资料

背景:1935年8月,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

作者简介: 陆定,1906年6月9日生于江苏无锡陆定一。青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1925年在上海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读书时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四运动”。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任共青团南洋大学支部书记及上海法南区团委书记。同年秋调团中央宣传部工作,编辑《中国青年》。1927年4月下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2024-11-04 08:37:44

金色的鱼钩背景资料的相关文章

金色的鱼钩历史背景

<金色的鱼钩>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过草地期间. <金色的鱼钩>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金色的鱼钩有什么深刻含义

1.<金色的鱼钩>深刻的含义是"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鱼钩虽然已长满红锈,但是它却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让人看到老班长那颗金子般的心. 3.金色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光芒照亮了革命者前进的方向.

金色的鱼钩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再写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最后写老班长牺牲了,"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保存起来,以教育后代.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有的文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如<中国石>一文中战士们爱拣石头.爱赛石,这是发现"中国石"的起因:拣石.洗石.发现了"中国石",仔细端详"中国石",这是拣到"中国石&

金色的鱼钩是什么体裁

金色的鱼钩体裁是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浪漫青春.游戏竞技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什么录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回忆录.<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回忆录有以下两个释义: 1.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 2.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金色的鱼钩>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再写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最后写老班长牺牲了,"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保存起来,以教育后代: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那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中. 感想:作者语言朴实简单,表达了

金色的鱼钩的四字词有哪些

<金色的鱼钩>的四字词有目不转睛.夜色弥漫.重重叠叠.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热气腾腾.收敛笑容.三长两短.皱紧眉头.两鬓斑白.万根钢针.无边无涯.喜出望外.皱纹舒展等.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背景资料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背景资料来源于苏明娟.1991年5月,7岁的苏明娟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寨县采访拍摄希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来到大别山的张湾小学发现了课堂上的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他的镜头.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金色的鱼钩的含义是什么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金色的鱼钩>的内容是真实的,那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简单,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缅怀.